![味道](/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我曾以為一頓飯,最重要的是桌上食物的質素,才能嚐到這頓飯的價值。
那年我七歲。爸媽帶住我跟隨旅遊團到訪泰國,最後的一晚到了一間酒店享用一頓自助餐。還記得,這邊的陳設裝潢以至態度友善的服務員,都使我對這次晚餐充滿期望。於是,甫入了指定的餐桌,我便一溜煙走到美食桌,企圖搜羅自己最喜歡吃的。那一刻,爸爸對我大聲呼喝了一聲,頓時惹來了全場的注視,立即住腳的我被嚇得斂聲屏息,被斥責要排隊守規矩。
然後,這晚爸媽點了滿桌環球的特色美食。坦白說,食物的新鮮程度很高,口齒留香。不過,陪隨整晚用膳的,是爸爸嘮嘮叨叨的叮囑,關於放假時的溫習安排和對於我的升學寄望等……然而,對於一個依然愚昧無知的小學生而言,要消化和理解這次的訓導,其實沒領略多少,大概只是陳腔濫調的「教訓」而已。當時一臉迷惘的我,只見媽媽在旁偷笑,未敢打斷爸爸的話,把我「拯救」出這個困境。
今年,我廿七歲。出來工作好幾年儲了點錢。有一晚,我掏了腰包,帶爸爸到鬧市享用一頓酒店的自助餐。餐廳內的食客和服務員都叫著嚷著,氣氛叫人喘不過氣來。幸好,我們被安排於一個角落旁的餐桌,稍稍遠離這個煩囂的環境。甫坐下,我先讓爸爸走到美食桌點些喜歡的。未幾,正捧著一盤食物回來的他,未有理會在旁東奔西跑的小孩們,險些兒雙方便會相撞。我大喝了一聲,爸爸愣住了,小孩們都立刻被剎停。他們的父母連番道歉,爸爸小心翼翼地返回座位。
然後,這晚同樣地點了滿桌食物,但新鮮程度遠不及泰國的那次,味道參差。這晚陪隨進膳的依然是爸爸苦口婆心,討論過我的工作升遷,和談及日後結婚育兒的憧憬等……終於,當年蒙味無知的小學生,對於這晚的人生規劃課,似乎增添一份感慨。「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番說話歷久不衰,從他身上可見一斑。關於兒子的一切都放在心頭,在旁的美酒佳餚都未能慰藉半點憂愁。這晚的食物質素,從不在父子談論的範圍,只著重彼此口中所擔心的一切,只願分憂一些,即使只是一些。相距二萬六千里的媽媽,我想,她仍在偷笑,遠遠看著父子指天說地,把這段時光的分秒撥動慢點。
原來一頓飯的質素,取決的不單是食材的本身,而是與汝同桌共享的人。桌上食物的味道,隨著時間的過去,費力也再想不起,唯獨共處的時光,才能重嚐舊時滋味,悼念一切多變的人和事。或許食物的味道有一刻終於在腦海掠過,但不過是片刻,打從心底共處的回甘,卻是久久揮之不去。同樣地,關於子女的點滴,父母嚐盡了甜憂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