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冷酷的,因為誰都不願意給誰的一個機會。
近年很多年輕人在抱怨僱主不給年輕人機會成長,現實是其實不單僱主,我們對給別人機會時也很吝嗇。一套電影,由新導演執導、新演員擔正,又挑戰高難度,就必然會有沙石。然而,消費者都很殘酷,覺得付錢入戲院就要看好電影,容納不了任何沙石。世界上有多少個天才導演如Orson Welles,第一次執導就可以獲得大成功?沒有幼嫩的嘗試,很難有日後的大成就,但沒有觀眾的支持,他們又哪裡來嘗試的空間?《逆向誘拐》對我來說就是這種電影。
近日看了《翠絲》,欣賞了姜皓文與袁富華的表演,他們的藝人路行得不容易(雖然姜得自己很幸運),如果當初香港人願意給他們更多機會,他們也許會給香港人帶來更多更好的演出。換過來,我相信這些年來因為欠缺機會而離開電影圈的絕不是少數,香港電影缺乏新面孔不是沒有原因。
最近很多人在談Derrick Rose,其實還有其他球員勇敢地面對傷患,例如Gordon Hayward。去年經歷了恐怖傷患,休養一整年後復出,表現大不如前。其實才復出三個月,要慢慢將身手練回來屬人之常情,但不少球迷早已失去耐性,要求將他換走。今仗他對木狼的表現出色,堵住了反對者的口,也證明不少球迷都欠耐性。球迷對球星如是,我們對政治人物亦如是。
我們渴望得到機會,但我們都不願意給別人機會。我要可以抱怨,但千萬不要成為自己批評的那一類人。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