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物質城市,不但基本所需不缺,還有多餘的物質生活享受。雖然我自小不講究物質,每當身邊的人說甚麼牌子,甚麼著名afternoon tea,大多搭不上嘴,但是,基本生活所需也確實從不缺少。
可是,我們卻不怎麼快樂,無論生存和生活都怨聲載道,可說是心靈空缺。
直至,我到了Lumbini。
Lumbini靠近印度邊境,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被視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遺產。這個寧靜的小城,佈滿世界各地信徒修建的佛教寺廟,聽聞部分寺廟可以留宿進餐,於是我再沒有找旅館,直接入住韓國寺(Korean Temple)。
這裏經常沒有熱水,甚至水,所以有時候選擇凍水洗澡,或在只有大約5°c的早上和晚上,可以乾脆不洗 ; 這裏基本上每晚大約九點開始停電,所以無論僧侶或客人,百分百漆黑一片的情況下,沒有事情可做,從今以後早睡早起 ; 這裏(竟然)有wifi,但停電即不能連接,而這是沒有訊號的區域,即使手機有data也不能連接,換言之,完全不用上網,發訊息和打電話。
是否看似很艱苦?但是,這幾乎是我自懂事以來最好的生活。
每天十時睡覺六時起床,每天定時吃足三餐而且吃素,每天飯後自動自覺洗碗泡茶,每天早午晚飯後在寺院內跟僧侶上佛課,每天在菩提樹下靜靜看書,每天單車逛廟跟各國僧侶聊佛學,每天靜待一小時的熱水洗澡以結束一整天。
離開前,我跟同房說 :「不願走,因為生活都變好了,思緒也清晰了,身體也健康了。」同房說 :「佛學認為眾生皆活於苦難中,因為無窮無盡對慾望的追求,而在這裏的現實,正是沒有了一切物質,所以我們自然也沒有慾望。有點像,脫離苦難。」
已經二十年了,我沒有試過如此早睡早起。自從吃素後,身體機能變好 。如果李嘉誠每小時金錢上幾百萬上落,在香港時,我是每小時社會資訊上幾百萬上落的人。最誇張的日子,我手機上的七個通訊apps可以無間斷地炸毀我的腦袋。沒有了網絡和電力後,一切都平靜了,思緒和心靈都沉澱下來,很多事情都想得比以前更通透。
這種平靜滿足的感覺,並非只有我一人,住進寺廟裏的旅人,太多都是來自物質世界,他們都表示,住了進來便會想長住下去,有些人更一住便住了數個月。
一位韓國男生跟我同樣喜歡每天在樹下看書打坐,他跟我說,活得很累。二十多年來,擁有很多物質生活,但發現所謂的「擁有」,其實也是「失去」的一種,擁有物質,失去心靈。我們真正的需要其實很少也很簡單,只不過我們都是庸人,所以會自擾。當我們處於沒有物質的世界時,才知道過往的「擁有」就如包袱,當愈來愈沉重時,也會走不動,走不動的不只是雙腿,也是心靈,再也沒有心跳。
我們這樣說,有點像老生常談,跟正在物質世界生活的人談這些,就如廢話,但是,有些事情,你沒有經歷過,永遠不會明白。
也許你會說,僅僅數天完全沒有物質的生活,又不是長期,當然可以輕鬆度過,說得對,離開寺廟生活後,輕易又可以回復原來的生活。
但是,巧合地當我離開後,手機裏的記憶卡失去所有資料,路上的部分照片沒有了,之後的路也不能再聽歌,一些日常用品和衣服在Local Bus的車頂被晃跌在谷底。
換作從前,我的心也會同時跌落谷底,可是,我當下竟然沒有太大的反應,之後也沒有去補給物品,有一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感覺。而且,這才發現,沒有了這些多餘的物質,其實生活也沒有太大影響,背上的包袱也輕了,整個人也輕鬆了,才發現,人真正需要的物質可以很少。
我原本便沒有宗教信仰,亦沒有因此而看破紅麈,皈依我佛,只是這種生活和環境令我發現,原來當沒有一切物質時,才發現自己失去真正的生活已久,才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很少。也許,就如韓國男生所言,當我們擁有一切時,其實是失去一切。
也許,當我們回到物質世界的家鄉,又會打回原形。也許,原本就不是物質派的我們,才有這種感覺。
圖 : 左上是睡房,左中是飯堂,右上是沐浴室,右下是我最喜歡的大樹,其餘是寺內環境。
小知識 :
韓國寺,中華寺,日本寺,尼泊爾寺皆表明歡迎入住,包括每天三頓齋菜,當中以韓國寺最著名,亦有較多旅人入住。
這是由於它最早對外提供住宿和饍食,也是唯一擁有大量住宿房間的寺廟,但亦只有韓國寺直接表明收費,住宿加三餐,費用為每天Rs500,即大約港幣40,而其餘寺廟皆沒有收費制度,但表明入住要隨緣樂助。
另外,中華寺只接受中國人或華人入住。除了此四間表明提供住宿的寺廟外,其餘國家的寺廟,只要多問兩句,如果有多餘的住宿空間,一般也不會拒絕。
即使住的是甲寺廟,其實也可以到乙寺廟吃其齋菜和參與佛學活動,一般而言,齋菜和活動都十分歡迎每一位來賓,不同於留宿,即使沒有隨緣樂助也可以參與的。
入住寺廟無規定佛教徒或男性,基本上來者不拒,但佛門清靜地,要有道德常識,入住後不要嬉戲喧嘩。寺廟區無論走到何地,都是只有齋菜,食肉獸請勿入住。寺廟亦非便宜青旅或昂貴酒店,不要有服務的幻想,諸多要求的享受派也不建議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