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座是其中一項來自北歐地區無障礙環境概念的設施,亦成為近年在香港的交通工具車廂內常見的設施之一,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優先使用的權利,但因為沒有任何硬性規定,究竟讓坐與否完全出自個自內心,亦因此出現道德價值和現實的自私心矛盾。一個普通座位,訂名為一個有教育禮讓的意義和反映個人品德水平,實在非同凡享。
筆者在上環上班,每天跟一眾上班族一樣,儘管對港鐵服務諸多不滿,也只會繼續以地鐵作為往返公司和住宅的交通工具。每天下班的時候,正好是下班的高峯潮,打算由上環站返回旺角站,其實要花的不但是等候的時間,還有對於身處人潮內擠擁的耐性。因此,寧願多到一站到中環站轉車,可以在終點找一個座位安然坐至旺角站下車。經過多月來的反覆觀察,原來有不少人都是同道中人,也不願站於金鐘月台的人潮中,說白點,即是走多一點路,求多一點舒適的旅程。有時候,我忽發奇想,如果我下一站到了金鐘站,在我眼前出現一個孕婦,無論是否坐於優先座,我倒是要交還座位,那何苦多此一舉到中環上車? 的確,是一個既無謂又自私的想法,但我相信這並不是我一人曾空想的假設,因為每人心中也存有一個自私黑暗面,因此在文明的社會中,依然有不少提醒語句、或教化式的字眼警剔我們「應該」做什麼。
科技的進步,被監視的範圍就更大,地鐵車廂當然無一倖免。若然以為車廂空無一人就可以隨意坐任何一個位,少年未免太年輕。優先座是一種教育禮讓的示範,同時也是被監視最厲害的位置,若然你不懂讓坐,一來是不敬,二來當你以為旁人都只是低頭族不會注視自己,其實你也是不智想法,因為人家已經把你拍下了,準備成為下一個網絡紅人吧 ! 不想如此,就要做個既聰明又有修養的乘客,看見有需要的人剛進車廂,便立刻起來讓坐,又或者自問不是個「話頭醒尾」的人,最好還是站在一旁,乖乖等待目的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