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交換禮物?你膠埋我個份!

交換禮物?你膠埋我個份!

聖誕就到,又是party和聚會的日子,少不得交換禮物這個環節。我一聽到朋友提議交換禮物,第一句劈頭就 ban,經濟學家男友當然幫口和議。到朋友再提,我已經決定缺席那個聚會了[1]。

交換禮物=種金

早前文章《經濟學家陪你買聖誕禮物》講到男女朋友間送禮已經好高難度,尚且未能收回成本,蹧蹋禮品的價值,更何況隨機抽樣的交換禮物?交換禮物根本是一場種金騙局,一人供嚿錢出來,供完嚿錢會少咗。早排有新聞,三個中國人用十八萬人民幣造了十六萬假人民幣[2],淨蝕兩萬,交換禮物大概就是這個情況,把錢交出去但永遠收不回來。

中學時試過一次交換禮物,因讀女校大家都是女生,算好了,金額上限是 $50,我送出的是一盒 mask,價值 $80,消耗品的好處是用完不用眼冤。但皮膚呢家嘢很個人,別人有用開的品牌,可能會敏感等等,不容易買中,所以雖然我買凸,收者不一定覺得比較著數。我收到的是甚麼呢?一個citysuper買來不知用來刷乜的刷,價錢牌也未摵,剛好50大元,擺明是望到價錢啱就亂買。

可唔可以唔好再買 hand cream

大學又有一次,由於大家不想煩,竟然有人想到每人收 $200然後請買手去買禮物,這樣總比大家還要花時間煩買乜好,那個買手出於私心當然又買一些其實自己想要的東西。獎品有分大細,有些禮物價值高於 $200有些較低,最後我抽到二獎,是某品牌hand cream,我永遠不會明白女生為何對那家店趨之若鶩,一到聖誕就排長龍。問題是我從來不搽 hand cream,油淋淋揩來揩去之後還要去撥電話,撥都成個mon油晒超核突,洗次手又無了[3],一盒12支顏料狀的 hand cream大概要有三頭六臂才搽得完,我得物無所用。hand cream 呢家嘢是幾乎每次交換禮物都會出現的物品,但男人會搽 hand cream嗎?有男有女的聚會裡,男人抽到包裝精美的 hand cream,大家會(安慰)話:「送俾女朋友啦!」但你叫毒L點算?[4]難道幫家裡的初音未來[5]搽 hand cream?唯有用來孝敬老母。男人要搽,就搽WD-40。

結果那個買手拿著嚿廢物,以港女的嫵媚與矜持跟我說:「可以換那 set hand cream給我嗎?」她手上的絕對是廢物,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想抽到,咁你又(用大家的錢)買?(同政府 procurement一樣)算了,反正 hand cream俾我都無用,換就換啦,她有用好過大家都無用,「得啦得啦。」我說。抽獎搞完一大輪結果還是自己 trade嘛,根本抽獎的過程就是將資源用隨機的方式錯配,完全不符合市場原則,最後 market prevails。

交換禮物俾公司搵笨

大學時在一家公司做part-time,時薪得20幾蚊,低過大學做 student helper[6]。公司有聖誕聯歡,負責安排的是聰明絕頂的人事部,她們要求每位同事買 $300禮物抽獎用。即係咁,如果公司想同事有禮物,公司可以自己出錢俾大家抽,要同事自己出錢買禮物送俾自己,咁不如唔好搞。但我當時未有這個覺悟,走去用比自己一天薪水還多的 $300,買了吾以為除了現金以外最 liquid的 asset——禮券,因為我幻想,如果我是同事,我最想抽到的除了現金,就是現金券。

然後,聰明絕頂的人事部同事話:「唔買得 coupon喎。」她們連人類可以得番禮物最大價值的option也刪除,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她們批准,善心的同事只會全部買現金券然後交換,即係將份糧掟出去再收番,玩回力標咁。為了等你收唔番本,讓公司慷同事之慨,她們惡毒地定下了這條交換禮物的法則。

最後,個日抽到樣乜嘢番嚟,我真係唔記得,因為唔記得,所以肯定係垃圾,用都無用過。我不單止要出錢,還要煩去買同買乜,蝕的肯定不止 $300,你叫我拿$300現金券出去收番$100 cash我都無咁嬲,我份 part-time返咗兩個月咋陰公!

出來工作還有一次,機制有所改善,就是同事間先抽出買禮物的對象,但對象並不知道對方的身分,以 secret angel 的方法送禮。知道對象,買中的機會比較高,但還是不容易啊。

交換禮物越玩越 hea

交換禮物的本質就是摧毀價值,為了止蝕,就造成race to the bottom effect,意思是,因為成件事都是蝕本生意,所以大家用盡辦法度縮,務求將成本降到最低,最後送出鐵斧頭抽回金斧頭,可能還有賺。但當大家都這樣盤算,結果越換越衰,擺明無好嘢。例如,買一箱 A4紙。又例如,試用裝贈品 pack。我就試過抽到兩枝 deodorant,擺明是 sponsor。我見過有人,樣衰到將一樣全村人都知道來源的禮物拿出來 recycle,成班人指著佢:「啊————!」。比較好的是將平時大減價買凸但無開過無用過的東西拿出來交換,又甚至,將前一次交換禮物得來的物品直接用來再交換,這樣換來換去,可能會換到啱呢。將家裡不要的東西拿出來交換,比較符合環保原則,反正是種金騙局,種少啲就蝕少啲,不過將這個 logic推到最底,禮物的價值就會跌到零,不交換算數了。

當然race to the bottom 只是理論,實際上很多人因為面子或者真心想收禮者開心會用心買禮物。集體行動理論(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提出群組越大,大家越hea的道理,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人數越多的聚會,禮物是否買得越離譜。

去了多次交換禮物得出的結論是,最好買吃的,物品可以不合用,但吃的不佔地方,只佔肚皮,唔啱食即場開了食完就搞掂,乾手淨腳。不過如果人人買吃的,交換禮物就不好玩了。交換禮物之所以好玩,是源自錯配的禮物和收禮者那淡然的悲哀與旁人的嘲笑。

雖然看著禮物如何錯配和某些人買來的新奇禮物本身就是一種娛樂,有淘寶貨不對版那種樂趣,但經常收到不合適的禮物效益實太低了。想玩,好多嘢可以玩,玩扭扭樂又得,大富翁又得,狼人又得,層層疊都得,好玩唔玩做乜玩交換禮物?交換禮物,根本是一些想要禮物但無人送又恨到發燒的毒L發明出來等自己有禮收的遊戲[7]。自己買給自己一定買到心頭好,其實重開心,其實毒L一個更開心,駛乜我講。

[1] 其實唔關交換禮物事,只是有其他約會
[2]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01/566188/
[3] 我發覺同層有大陸來的女同事去完廁所不洗手,我決定下次見到佢送支 hand cream 俾佢,佢用好襟用。
[4] 邏輯謬誤,答案在註7
[5]日本虛擬少女歌手,綠色頭髮
[6]好像有 $40-45
[7] 毒L有無機會出席聖誕聚會是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