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人妒是庸才」這句說話雖然不是放諸四海皆準、全無例外,但一般而言是對的;這裏可以有兩個著眼點,一是妒人者,一是招人妒者。讓我先講述一件真事,然後以它為例子來說明這兩個著眼點。
M 是我系的畢業生,去年申請了好幾間大學讀博士,約兩星期前他電郵系內教授,告知申請的結果 --- 他獲史丹福大學取錄了!耶魯大學列他為候補,不過最終沒有取錄。這已是極好的表現,遠超我們的期望。雖然 M 是我們近幾年最出色的學生,但名校的研究院入學競爭激烈,哲學也不例外,加上 M 不是「系出名門」,沒有光環保護,我們不期望他會被史丹福這樣頂尖的大學取錄。(M 得知今年申請到耶魯哲學系讀博士的有 301人,被取錄的只有約 10人,可見競爭之激烈;在其他哲學系排名高的大學,情況不會有很大分別。)
系內各教授都替 M 高興,尤其是有份幫他忙的(寫推薦信、評論他的 writing sample 等);我還在課堂上提及這個好消息,因為 M 曾是哲學學會的會長,系內不少同學都認識他。我公布此事後,學生 R 到我的辦公室來,本來是討論形上學一科裏的問題,後來他好像漫不經心地提到 M,原來竟是想打聽 M 被哪些大學拒絕!我沒有告訴他,因為那是 M 的私隱。好奇不是罪,可是,R 言詞之間難掩妒忌,甚至還說 M 在伊拉克當過幾年兵,對國家有貢獻,可能因此在申請時有點優勢。
我對 R 所說沒有強烈的反應,但讓他知道我不想談下去;他倒醒目,很快便轉換話題。其實 R 也是好學生,對哲學很有興趣,並打算讀上去,希望像 M 那樣,能進入一流的哲學系讀博士。然而,正因為如此,他便自然而然將自己和 M 比較,而心底裏則自愧不如,知道入讀名校的機會不高,妒忌之心便由此而生。
當然,不是人人在這情況都會妒忌,還要看性格,但非庸才者只要認識的人多,便很有機會遇上妒者。至於被人妒者,即使是大好人,平時人緣極好 (M 正是這樣的人),也一樣會招人妒忌——招人妒者的「罪」無他,就是他的才能及表現將一些人比下去了。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