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句撻着梧桐河藝術節的説話:朱家維

一句撻着梧桐河藝術節的説話:朱家維

一句撻着梧桐河藝術節的説話-朱家維

梧桐河藝術節的開始源自於一句說話:「係你可以做乜野,而唔係到最後問我有乜可以幫到手!」這一句說話是有一次在馬寶寶社區農場和朋友交談時聽見的。

我曾經參加馬寶寶的導賞。導賞會行入馬屎埔村,介紹現時村的情況,令參加者能理解村正面對的問題。從中馬寶寶也展示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鄉村生活,給參加者認識城市和鄉村的關係,就正是他們一直在實踐的城鄉共生。我想信如果只是想參加者偶然來做義工,並不需要做這樣展示,重要的應該是希望參加者增加作為一個城市人的自覺,思考城市生活中有沒有可改善的地方,有沒有善用自己能力的方法,再去作改變。回望自己,既然身邊就有一班喜愛作藝術創作的朋友,何不以藝術創作去做一些事情,嘗試用自己能力,去感染其他人,慢慢就萌生了梧桐河藝術節這個概念。

當中我們以永續農業(Permaculture)中的三大原則「關懷自然(Earth Care)、關懷人類(People Care)、公平分享(Fair Share )」為引指,思考當藝術遇上永續生活時,會有怎樣的化學作用。我們簡化了這三大原則,以「自然、人、分享」作為今次藝術節出發點,定下「土地・故事・教育」為梧桐河藝術節的主題。

「土地」,由自然為出發點。種子從泥土裡發芽生長,成為了草食動物的糧食,而草食動物成為肉食動物的食物。動物死後被泥土中的生物分解,回到泥土中成為植物的養份。大地就是如此孕育不同的生命,而人類從中能得到了食物,找到了居所,有了做衣服的材料,生活中基本的資源都找到了。大地亦如一個大舞台,默默地展示各樣生命的美麗。人越是去探索,越會發現自然的神秘;越是去征服,越會發現自然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越是謙虛面對自然,越會發現自然正正指引着你。

「故事」,由人為出發點。人從自然中找到了生活的資源,生活便有所依靠,但個人能力有限,所以人和人會一起生活。一個、兩個、三個,當聚居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族群或是一條村就出現了,不同個體就扣連在一起了。而把當中的生活片段記錄下來,就形成故事。當我們閱讀別人的故事時,能穿梭時間和空間,把自己帶到去其他人的生活中,可能會去到一個自己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過從來沒有經歷的生活方式,既陌生,但不會完全疏離。閱讀過後,回到現在,能開拓自己對生活的想像空間。

「教育」,由分享為出發點。村形成了後,除給了人安定下來的空間,也有空間去發掘生活的不同方向。基於每一個人善長的都有所不同,善長耕種的不一定善於捕魚,懂紡織的不一定懂得打鐵,自然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也有不同的需要。人會把多於自己需要的給予其他人,就是因為每個人我角色不一樣,互補不足是少不了的。除了物質上的分享,人群中也會有善於探索的人,有善於尋求知識的人,有善於藝術文化創作的人等等,當中可誕生出種種不同的智慧和信念,同樣地分享出去,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也豐富了彼此的生活。

也許人類的文明慢慢就成形了。過了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人過了一代、十代,三十代,生活方式也轉變不少。

就如香港在這一百多年時間的轉變一樣,由小漁村變成大城市。這都是自小從教科書上知道的。另一樣自小從書本中知道的是「香港地少人多」,這六個字就像緊箍咒一樣,箍死了現今香港人的生活,也箍死了香港的發展方式。這是必然的嗎?這六個字就決代表了一切嗎?前人的路是如何走出來的?人和土地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食物從何來?香港需要農業嗎?當我們沒有辦法找答案時,試問我們如何為生活找到其他的選擇?還有辦法的,從自然,從土地,從其他人的故事中,我們還可以找到答案。當我們重新回到土地上,土地依然默默不語,繼續堅守了自己的角色,展示各樣生命的美麗。原來只要人類想重回自然的懷抱,自然從來沒有拒絕。

我們希望更多人可以重回到土地上,所以決意舉行一個藝術節。雖然我們不是籌辦一個節目排得滿滿的藝術節,但始終我們沒有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希望尋找更多的同伴。我們相信「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加上我們還有土地,也趁我們身邊還有土地,還有這個最大的後台支援,不要待到連土地也離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而去才後悔,所以即使多艱難,也要完成這一次梧桐河藝術節。今天我不會再問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只問我還可以做什麼。

請支持我們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ngtungriver

梧桐河藝術節
土地・故事・教育
日期:2015年12月13日、12月27日及2016年1月10日
地點:梧桐河一帶
現招募創作人/工作坊導師/義工(歡迎各藝術類)。如果你喜歡藝術創作和大自然,我們需要你。
歡迎你電郵至[email protected],當中寫上你擅長的藝術創作和聯絡方法,我們把更多的資訊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