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遊‧藝 travart】小克:偽科學如何鑑證出聾貓?

文:吉暝水

(按:2014年3月29日,晨曦青少年文教基金會邀請小克在香港大學分享創作歷程,以下內容撮寫自當日講座。)

「蝦多士?加芝士?七張椅?Tom Hank屎?醫生紙?私生子?…啊!call的士!!!」深入民心的聾貓,令搞開「偽科學鑑證」的本地創作人小克更「入屋」。從初年假借科學之名,奇想式地解構世界,發展出格格漫畫,爾後聾貓和貓巴士的誕生;再到近年「字多過圖」的新世紀(new age)系列;期間又不時涉足填詞、教學的工作。回首「百足咁多爪」的創作歷程,小克笑言:「不要想著creativity,就能做到creativity。」在他眼中,創意是可以通過訓練而變得更加敏銳,但創作沒有絕對的方程式。

(圖片來源:http://www.goyeah.com/

「忟憎是創作的原點」

每一個創作人都有獨特的靈感起點,所謂「醬爆呢一刻要爆了」,引發小克提起畫筆的是對身邊事物的強烈情感。「從真實的事件轉化的作品,往往最感動人,因為當中的情感都是好實在的。」他分享一張「忟薑」作品,原本是投訴女朋友的態度,藝術化處理過後,卻成為引起共鳴又不失諧趣的小故事。

對於城市,小克同樣執著。舉如「維港大廈」系列,流露他對城市發展的不滿。「大約十年前,突然覺得身邊好多事物都改變得好快。細個時候的建築物,一幢一幢唔見哂」,留住回憶的美麗,促使他畫下維港兩岸的大廈。依照大廈所屬的財團,賦予人化的性格,引伸出對話,開展情節漫畫之途。

「事情總有兩面,我偏要說另一面」

反叛,是一種執拗的性格,也是常見的創作動力。小克自認有「包拗頸」的心態,當大家都稱頌一件事的時候,他喜歡從被忽視的角度去揭示事情的另一面。早年的作品中,他曾模仿著名的插畫家,例如Michael Lau和幾米。小克強調自己沒有醜化或者挑戰權威的意思,只是純粹想呈現同一類型的作品,可以有不一樣的表達。

小克的填詞作品同樣體現他不羈的創意,尤其見於「惡搞」的歌詞。陳奕迅的歌曲,是他常見的改編對象。〈沙龍〉變身〈沙蟲〉、〈一絲不掛〉轉成〈一支得啩〉、〈葡萄成熟時〉改而為〈葡萄明目時〉,當中有純粹搞笑,亦偶有深意反思,小克解釋:「不是刻意挖苦,而是剛好韻調夾到,試著慢慢寫出來。」就像〈沙蟲〉,「啱音」搞笑之外,亦討論攝影者心態的改變:過去攝影是高成本消費,如今卻是「影完先諗」的虛耗,「黃偉文用〈沙龍〉去將攝影拉到藝術的層次,那麼我就用〈沙蟲〉講一下拍照的其他東西吧」。

「這個年代已經沒有新的東西」

再創造是小克作品常見的題材,可說是形成一種個人風格。改篇歌詞以外,插畫作品亦有類似的嘗試。2005年紅極一時的電影《如果‧愛》成功討好小克,卻激發出他聯想力的連環爆發,畫成「如果‧菜」和「如果‧蓋」兩篇作品。看起來似是一堆無聊的排列,但小克認為:「我們現在是後後後後現代的世界,已經沒有新的東西。所謂的創意,往往都是從舊東西中演變出來」。

(圖片來源:SiuHak Fans)

零散的堆砌之中,小克也找到「開心大發現」。例如童謠系列的漫畫,他將童年時聽很多的兒歌配上畫面,以繪本形式再現。當聽覺轉為視覺的時候,他發現當中其實有很多荒謬的地方,「為甚麼〈打開蚊帳〉一曲,要每一句重複一次?大笨象又為甚麼要去打仗?打完之後,又為甚麼要吃辣椒醬呢?」充滿童真的質問,質問著我們一直沒有注意的細節。無關重要?可怖的是,我們從來不問原由地重複背誦,一代又一代。

近年小克皈依佛教,畫風再一次改變。兩頁紙的空間,不再是滿滿的格子,而是乾乾淨淨的一邊字一邊圖。內容轉向新世紀的討論,回歸最初天馬行空的想像。「信佛之後,覺得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假的,焦點已經放到很遠之後的時空。那麼現在就不要太認真,破除執念,盡情玩。」對,就是孩童般的好奇和貪玩,讓小克創造出一篇一篇有趣的作品。知識越豐富,越限制想像,就像藝術家也不是為了做藝術而創作。輕鬆而開放,世界其實很大。試著試著,玩著玩著,微妙的事情就自然發生了。

【遊‧藝 travart】:
離開熟悉的環境,我們去旅行,放逐陌生,追求新鮮和刺激。突破理性的習慣,我們觀藝術,回歸官能,感受不曾被發現的想像和真實。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