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紳士的黑啤

【歷史無限Loop】:紳士的黑啤

【歷史無限Loop】:紳士的黑啤

今年96歲的前市政局主席張有興,平日下午茶喜食咖喱角送黑啤,更愛與後輩訴說香港歷史。

有「大Sir」之稱的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爵士月中以101歲高齡過身,上週舉殯,幾代的政商名人出席了他的喪禮,當中包括一位高挑有型,雙膊寬橫,撐著拐杖自行步進靈堂致祭的白髮老人。

這位甚具紳士氣派的昔日大人物是被尊稱為二戰後香港第一代民主派、首任華人市政局主席及立法局議員張有興;有其父必有其女,張有興的幼女是著名時裝設計師兼芭蕾舞蹈家張天愛。

張有興於1954年成立香港公民協會,與二戰後出現的香港革新會及屬左派的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同 為香港政黨的雛形,前兩者更於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一直為市政局民選議席的大贏家。

值得一提的是,張有興和香港華人革新協會主席陳丕士都是南美華僑。張有興1922年生於英屬圭亞那,9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入讀喇沙書院,與1970年代的市政局主席「沙皇」沙利士為同學。

香港公民協會創立後翌年,旋即發動攻勢,爭取了近百個民間組織的支持,要求政府開放由指定入口米商操控的食米市場,最後雖不能打破這個半封閉的專營制度,但已為協會打響旗鼓。

像香港公民協會這些早期的壓力團體,要求政府增加代表性,提供更多社會服務,改善民生,當中與殖民統治者的關係也很有趣。1969年的市政局選舉前夕,張有興與會友召開記者會,宣稱他們是"pro-Hong Kong, not anti-government"(撐香港也,非反政府)。

1

每個年代都有一批代表人物,張有興和鍾士元屬於那個早已消逝的年代。

而當日坐在張身旁,咬着口大雪茄面對傳媒的是璇宮戲院(即今皇都戲院)的創辦人,娛樂鉅子歐德禮。歐氏於1960年代不斷向政府倡議興建大型室內表演場地,隨後,紅館和新伊館於1980年代初落成,成為今日大家熟悉的地方。

畢秋水有幸三個月前與張先生見面,向他請教香港歷史。老人家雖年近百歲,但仍身壯力健、思路清晰、談吐一貫gentlemanly,下午茶時間還叫了一杯黑啤及一客咖喱角,令人印象難忘。他說,自己長達三十多年的公職生涯中,最自豪是有份實現九年免費教育。

每個年代都有一批代表人物,張有興和鍾士元屬於那個早已消逝的年代。今時今日想在香港找一個德高望重、受大眾廣泛接受及支持的領袖,談何容易。

原文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