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東南亞菜有段故

【歷史無限Loop】:東南亞菜有段故

港人聽到「東南亞」這三個字,第一時間想起的除了旅遊,便是美食。(圖片來源: Sophia & The City)

近日網上廣傳一則消息,尖沙咀一間開業近五十年的印尼餐廳快將結業,又一老字號消失,我最懷念的,將會是漆夜中加連威老道上的那一棵霓虹椰樹。

印尼珍多冰、越南牛肉河、冬蔭功、新加坡喇沙等東南亞美食早已成為香港美食的一部分。這一段本地飲食歷史其實是怎樣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二、三十年間,東南亞多國經歷政治及經濟大動盪,觸發多次難民潮。當中有不少被逼離開家園的華僑遷移港澳兩地,繼而開餐館為生,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們的飲食文化。

1960年代,排華運動席捲印尼及緬甸等地,華人經營的商店、工廠被洗劫或收歸國有,他們只好另覓地方求生。不久,最早出現於香港的東南亞菜館就是華僑開辦的印尼菜館和主打海南雞飯、沙嗲、椰汁咖喱、星洲炒米等美食的南洋餐廳。那個年頭,日資百貨公司開始登陸香港,大丸、松板屋、三越等大店把銅鑼灣變成最時髦熱鬧的週末好去處,而香港第一代的東南亞菜就集中在此找到。

食家蔡瀾曾憶述港島區第一間越南菜館是在銅鑼灣景隆街,開業年份是1975年 - 那一年正是越戰結束,越共掌控全國,以及越南船民潮開始的一年。

大海另一邊的澳門有一個叫「三盞燈」的地方,曾開了多間緬甸菜館。1967年6月,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暴動,大批華人倉皇逃忙,部分人遷移澳門後開設餐館,把豬腦麵、椰汁魚湯粉等美食發揚光大。

今日香港最受歡迎的東南亞菜應該是泰國菜,不過泰國菜館要到八十年代末隨香港人愛到泰國旅游才慢慢流行起來,當中應不關乎什麼政治歷史原因。

其實,香港從來都是一個美食大熔爐,所以茶餐廳會找到咖喱牛脷意粉或肉骨茶鮮牛通心粉等原創佳餚。論戰爭動亂帶給香港最大的飲食文化影響,就必定是香港豉油西餐的鼻祖 - 俄國西餐。1940年代末國共內戰後大批上海人和白俄人南移香港,上海俄式西餐廳如北角「小上海」的皇后、金馬車、南泉和九龍區的車厘哥夫、雄雞、ABC等遍地開花,而今日香港人愛吃的羅宋湯、俄羅斯牛柳飯、鳥結糖和多種西式糕點就是源於這段歷史。

原文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