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歷史無限Loop】從小築到擎天:香港樓盤名進化論

【歷史無限Loop】從小築到擎天:香港樓盤名進化論

近日長沙灣新樓盤喜遇(The Amused)大賣廣告,以入場費418萬起的「小確幸價」推出首批單位。不過眼見上月再次破頂的香港樓價,這新樓盤名字就顯得惡搞,令人哭笑不得。

其實樓名的演變也反映香港社會變遷。

昔日富人崇尚謙厚,命名其大宅時都注重素雅含蓄,如船王董浩雲的香島小築、萬金油胡氏兄弟的虎豹別墅、華仁書院創辦人徐仁壽的石蘆和鳳凰山深處的龍仔悟園等,而戰前香港首富何東則居於山頂的 The Neuk,意指一隅,頗有人生如寄塵的意境。

到五、六十年代出現的市區多層住宅,名稱樸實中帶點儒雅,如立信大廈和仁德大廈。同時,市場上也有表現戰亂過後大眾期盼的安樂大廈、福鵬大廈等,不過後者洋名為 Fortune Eagle Building,老外路過則覺滑稽。

七十年代香港地產市場起飛,大型樓盤都以城、邨、花園等命名,如美孚新邨、綠楊新邨、沙田第一城、太古城、錦繡花園等等,都是實至名歸。而那時,公共房屋和私人住宅的名稱分別不大,標誌性的公營房屋如華富邨、穗禾苑、俊民苑、麗晶花園等起名皆代表市民安居樂業的願望,也講求好意頭。

回歸後樓市熾熱,到近年北水南湧,樓盤不論地點或大小,名稱都霸氣沖天,瀰漫一股復辟封建的「歪風」,如帝峰‧皇殿(但洋名 The Hermitage 卻相當隱世孤寂)、與灣仔藍屋毗鄰的 Queen's Cube(女皇都要住劏房?)、天璽、君臨天下、九龍城的豪門(Le Billionaire)及御門‧前(Billionnaire Avant)、聚豪天下(Tycoon Place)等。

此外豪宅的洋名也更趨騎呢,如酸溜溜的形品(Lime Habitat)及地產代理標榜可「43秒回家」的朗屏8號(The Spectra)。Spectra 可解光譜,但發音與
spectre(鬼影)相似,大吉利是。北角即將開賣的臨海大盤海璇英文竟叫
Victoria Harbour,真不知外籍住客坐的士回家時如何向司機解說。

雖然二十一世紀樓盤包裝變得浮誇,但正所謂歷史無限loop,有一點不變的是,香港富人對安樂窩的想像,很多時都是望向異地,所以戰前九龍塘開闢了蘭開夏道(Lancashire Road)和歌和老街(Cornwall Road),而今天荔枝角有Manhattan Hill,將軍澳有 Capri(地中海明星度假勝地),而在屯門也能找到沒有海灘的 Miami Beach Towers。

原文在AM730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