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近年經常提倡「關愛共融」,早幾天見到朋友學校宣傳,連科技龍頭Samsung今年都以「傷健共融」做主題,邀請中學生參加比賽,幫輪椅人士設計科技生活解決方案。政府大力推展「融合教育」17年,已經成為現今重要教育政策之一。
現時教育局採取「雙軌制」,嚴重或多重殘疾學生,經評估後會轉介入讀特殊學校;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可入讀主流學校。
其實香港在未有「融合教育」之前,曾經走過一條漫漫長路。
香港開埠初期,只有由教會或志願團體開辦的特殊學校,而且主要取錄失明和聽障學生。歷史較悠久之一是心光盲人院暨學校,以及Canossian Institute's Honeyville Blind Home。心光盲人院暨學校源於1897年德國喜迪堪會派傳教士布絲樂來港,當時她在西區購置一間舊屋,收容失明女童,1956年才獲教育司註冊,名為「心光學校」。聽障兒童方面,則有現稱真鐸學校、1935年由3位基督教外國傳教士創立的 Hong Kong School for the Deaf。在60年代之前,身體殘障兒童都無法入學,只有荔枝角醫院等派出教師教導住院的適齡兒童。
本港到了70年代才開始在普通學校照顧特教生。在1977年,港府發表一份白皮書,名為「Integrating the Disabled into the Community: A United Effort」,當時提出要給予殘疾人士,包括對兒童的關注。但一直到1997年,港府才配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推行「融合教育」的先導計劃,於7間小學和2間中學作為首批試行,教育局最終在2000年才全面推行。
畢秋水回想在90年代,曾經同一位失明學生傾談,當時他經常要過海上學,非常舟車勞頓。一次在金鐘站轉車期間,竟偶遇時任教育署署長黃星華的太太並談到他的情況,期後他成功轉讀高主教書院。至於這位學生是否啟發黃署長推行「融合教育」的「推手」?實在不得而知。
社會較易識別身體殘障的學生,但對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等缺乏認識。以往老師和家長一直將學業表現未如理想學生,一律歸納為「曳仔」,被摒棄於教育網以外,令這些特教生成為漏網之漁。
理想與現實永遠都有落差,17年過去,融合教育是否真的推行成功?從教師調查和前線教職員的心聲或可略知一二。不少教員批評教務十分繁重,還要處理班上可能有高達5種甚至9種類型的的特殊教育生。要照顧他們不同學習差異,簡直是「高難度動作」,難怪教師們「一頭煙」。
雖然政府不斷改善支援特教生和學校的措施,不過教育界和當局似乎仍未真正ready融合教育,或許要多些外界例如Samsung 的支援,老師才可真正在課堂中做到傷健共融。
原文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