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那」和「哪」之別

「那」和「哪」之別

圖:《儒林外傳》中,「那」字用作疑問代名詞使用

在網上曾經參與過一場討論,是關於「那」與「哪」字的使用問題。有人指出,小時候讀書時,「那」字本來便可作疑問代名詞使用,現在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會被人覺得有錯,而要用上「哪」字。更有人質疑,將「哪」字用作疑問代名詞,是受到「北方話」影響。究竟繼續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有沒有問題?

12516156_959353740808391_569836290_n
圖:「那」字在《玉篇》開始有「何也」一解,縣名是指朝那縣,秦代在寧夏固原市,後來東遷至甘肅省平涼市。

誠然,在古代典籍中,「那」字確實可作疑問代名詞使用。如南朝《玉篇》便有「何也」一解,宋代《廣韻》和《集韻》也載有「何也」一解。在清代吳敬梓白話小說《儒林外傳》第一回中,那句「快快說在那裏,我好去傳!」,更是非常貼近現代白話文的寫法。

12511824_959354327474999_1632261987_n
圖:「哪」在宋代《集韻》的解釋,當時未有「何也」一解

至於「哪」字,在宋代《集韻》中只有三種解釋:(一)跳儺舞驅驅鬼逐疫時發出的聲音,粵音讀若「挪」;(二)用作近乎「啦」的語助詞,粵音讀若「啦」;(三)用作人名,粵音讀若「挪」,倒沒有「何也」一解。在文獻記載方面,「哪」字當作疑問代名詞使用,要到了清末《于公案》第八十六回:「老夫人母子餬口尚且艱難,哪有畢婚之力?」

由此可見,「那」字確曾可當作疑問代名詞使用,「哪」字則是後來才有此義。問題的關鍵是,何解會出現二字通用,乃至演變成以「哪」代「那」呢?這便牽涉到消除歧義的問題。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不少本字有了引伸義時,為免產生歧義,便會衍生出另一個字。「那」與「哪」字的情況,則是借用了一個同音生僻字以消歧義。

大家或許會問,繼續沿用「那」字作疑問代名詞,又會有何歧義問題?鄙人舉一個例子便可看到:「那個同學上課時吃東西?」,究竟是指「同學中有誰課時吃東西」?還是在確認「那個同學」是否上課時吃東西?如果用「哪」字代表第一個意思,便不會出現歧義了。

至於是否受到「北方話」影響的問題,其實現在大家慣用的書面語,即官話白話文,語法上當然會受到「北方話」影響,正如粵語口語不會用「誰」,只會用「邊個」一樣。問題的重點,是採用這一方法能否便於溝通。以「哪」代「那」,的確能夠消除歧義,若我們因「那」字是本字,而拒絕採納現在這套文字分工,便屬詞源謬誤(Etymological fallacy)矣。

原文刊於澳門《華僑報
華僑報》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