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將「井」寫成「丼」的西周大克鼎
不少吃過日本菜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日式蓋碗飯在日本漢字裡寫作「丼」(どんぶり)。那麼,「丼」字是否日本人自創的和製漢字?如果是中國傳過去的,「丼」字的本義是什麼?在我們日常用語中還有用呢?為何會被日人借用作「丼物」一解?
圖:「井」字的字形演變。(出自小學堂)
其實,「丼」字不是和製漢字,它是「井」字的或體,許慎在《說文解字》曰:「丼,八家一井。象構韓形之象也。古者伯益初作井。」文中的「」,即「甕中捉鱉」的「甕」,指井內有一個用「甕」來打水。宋代《廣韻》和清代《康熙字典》將「井」字當作「丼」的簡體字,這是不對的。「井」字在甲骨文時內裡沒「‧」,直到周朝的鐘鼎文中,才出現了「丼」這種寫法,秦書同文創小篆時,因秦國籀文習慣將「井」寫作「丼」,於是以「丼」視作正體。
圖:「丹」字的字形演變。(出自小學堂)
另有一說,指「丼」是「丹」字的本來寫法,因「丹」字在鐘鼎文中的寫法跟「丼」十分類似。「丹」的本義是丹砂,即硃砂,許慎在《說文解字》曰:「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井」中加「」,以表示從丹井挖出來的硃砂,是會意字,小篆時跟「丼」字分別在「井」字寫得像一樘梯。現在的寫法,據清代《隸辨》記載,是隸變的結果。
圖:「丼」在後來變成了擬聲字,《集韻》有【都感切】一讀
到了後來,「丼」字開始被用作擬聲字,據宋代《集韻》所載:「丼,投物井中聲」,【都感切】,粵音【dam2】。在現代粵語口語中,仍有將「丼」用作擬聲字的例子,如「dam2一聲跌落水」,正式寫法便是這個「丼」字。
那麼,為何「丼」字會被日人借用作「丼物」一解呢?這便要從「丼物」那個蓋碗開始說起。話說,泰國有一個吞武里(Thonburi)的地方,過去曾是泰國首都,因盛產瓷製蓋碗,日本從泰國大量進口,並以蓋碗產地命名之。日人將【th】譌讀成【D】,便讀成了「どんぶり」(音:Donburi),再借用作擬聲字「丼」字標音。自此,日式蓋碗飯便叫作「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