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Lucy : 超能煞姬》:大人的科學

(修訂版。原刊 av magazine 15-08-2014)

人生音像城

洛比桑(Luc Besson)導演的《Lucy : 超能煞姬》(Lucy)是一本《大人的科學》期刊:兒童都看得明白的科學叢書,每期都附送模型或玩具,好玩又益智!

從來不覺得洛比桑是出色的導演 — 或者這樣說,我很喜歡他的《夜海傾情》(The Big Blue, 1988年),是他最具浪漫情懷的電影,他的成名作《墮落花》及《這個殺手不太冷》是極出色的動作類型片,後者更證明這位法國人能夠完全融入荷里活的世界,之後的洛比桑只是位靈活的工匠,再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作品,特別差的倒有一部《昂山素姬》(The Lady),盲目的煽情真是慘不忍睹。

洛比桑的品味愈來愈惡俗,但只有這樣不怕醜的人,才拍得出《Lucy》這樣的奇片。

《Lucy》和《超越潛能》(Trancendence)的劇情很相似,同樣是關於腦部潛能,但後者多了反思及恐懼,人類害怕「人」擁有神的能力,因為不相信「人」可大公無私,而洛比桑則沒有一絲探討生命意義的包袱,他只是要弄好影像。

猶幸洛比桑的壞品味,他竟然將黑幫動作片和深奧的科學理論放在一起,他在訪問中說過,片中的科學理論都是有根有據的,而動作部份他很肆意,弄出韓國毒犯在台灣走私新品種迷幻藥到歐洲的情節,還請來崔岷植作誇張過火的演出,當然最成功是將性感的Scarlett Jonansson 塑造成動作女星,比復仇者系列中的黑寡婦Natasha Romanoff還要誇張。

電影一開始,那些露骨的影像比喻(野生動物生態片段)穿插在劇情中,便知洛比桑這回並非省油的燈,似乎痴得很均勻。導演藉Norman 教授(Morgan Freeman)深入淺出地闡釋了片中需要的科學理論,另一邊讓Lucy 經歷腦開發的奇遇,黑底白字開發了幾多%清楚地告訴觀眾。

整部片有點精神分裂,一邊講嚴肅科學,一邊沒頭沒腦地飛車追逐槍戰爆破,巴黎街頭十多部警車「炒埋一碟」,以為在看《的士速遞》。洛比桑以惡俗品味來「幻想」,和上腦的類型片公式,去詮釋「科學」,變成一部「發爛渣」式科幻片,新奇有趣,但有識之士一定嗤之以鼻。

當Lucy 腦部向100%開發時,洛比桑已經放棄治療,徹底地瘋掉了。Lucy 趨向無所不能的過程中,明白「知識」的重要,後來她的知識已經超越人類文明所能解釋的範疇,發現「時間」才是萬法的關鍵:能掌控時間,便「無所不在」(I am everywhere. )。

瘋狂的洛比桑此刻忽然電影大師上身,他讓Lucy游走時間之中,也順道向經典電影抽抽水:一下子回到恐龍時代,KO 了史匹堡,再伸手讓猿猴接觸然後接上太空景象,順手KO Stanley Kubrick, 洛比桑成了通俗版的 Terrence Malick — 《Lucy》 是洛比桑後園栽種的「生命樹」。

這次觀影經驗,令我不期然想到我們香港的王晶導演,他多年前的《百變星君》早已講腦潛能,片中的周星馳因為意外死剩把口和個腦,得瘋狂博士徐錦江之助,可變身為家庭電器,正是《Lucy》提及腦開接近30%時可控制電子產品。

簡單來說,《Lucy : 超能煞姬》是一個女人變成 USB 手指的故事。當Lucy去到100% everywhere 時,那堆黑色物質撚來撚去,最後弄出一支 USB手指給教授,百變星君的感覺尤其強烈,我感激洛比桑用麼入世的方法傳承知識,也感到整個電影史的脆弱。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