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是位擅於為作品製造話題的導演,近年似乎有意試探內地審查制度的寬容度,《我不是潘金蓮》描寫司法制度僵化與官員的苟且,都是在打擦邊球,片子在多次順延映期,屢次修改下才能面世。
《芳華》據稱因為要修改而臨時改動映期。我覺得,馮小剛是位老謀深算的導演,這些小波折應當在他掌握之作。放映之前愈多關於內容敏感的消息,愈能挑彷觀眾的好奇心,而觀眾又很明白馮小剛是位不會「作反」的主流導演,他不會輕易被禁。
《芳華》的題材,肯定是要一腳踩進「「文化大革命」的敏感及不光彩歷史,雖然中共早年對文革有定調,是毛澤東領導上的錯誤導致,但近年社會上有重新定義文革的聲音,但無論如何都要作「低調」處理。
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描述在四﹑五十年代幾位部隊文工團年輕成員的成長故事,這群年輕人面對浩浩蕩蕩,新舊觀念沖擊的「新時代」,青春裡包含的天真與浪漫,也無情地被政治角力扯進一個錯誤的方向裡。
馮小剛聰明之處,是將《芳華》拍成一個純粹的青春故事,在這批少男少女的圈子裡,有窩心的相處,也有嫉妒和欺凌的時刻,文工團的歲月,離不開歌唱與舞蹈,馮導極力抽離文工團以外的現實,戲中最具「爭議」的場面是,文工團走失了一頭豬,「學習雷鋒」的模範成員劉峰﹙黄軒飾﹚追至街上,迎面碰上扯著毛主席旗幟的宣傳遊行隊伍,評論認為預示了劉峰和黨的路線相反的悲劇命運。
《芳華》是部很難評價的電影,抽離它的歷史背景,《芳華》是部水準之作,娓娓道來那一代人的青春期故事,文工團就像大觀園,充滿了少男少女們的無憂歲月:整齊的軍裝﹑激昂的舞步遇上大雨過後爭論誰在內衣加胸墊的違反「軍紀」問題,直到後段劉峰與何小萍﹙苗苗飾﹚被調上前線,面對真實血肉横飛的殘酷,與文工團的歌舞歲月,絕對是兩個極端。
但文工團的青春故事,是絕不可抽離於那個時代,因為文工團是時代的象徵。馮小剛「滑頭」之處,把十年文革輕輕用幾句旁白帶過:什麼「四人幫被打倒了」,然後以團員的父輩們紛紛被平反,寫給女兒們的家書,成功以溫情轉移了那段充滿冤屈血淚的歲月,磨平文工團在歷史上尖銳而特殊的地位,雖知這批被黨培育的青年,正是推動文革的主力。
《芳華》的時間跨度頗大,足以總結了這幾位年輕主角的大半生,對劉峰和何小萍而言,是折騰半輩子的悲劇,雖然他們終於能夠在一起,最後一幕,兩人拜祭過戰友後,失去右手的劉峰與何小萍互相依偎,充滿複雜的回憶 — 馮小剛對於時代是有他的批判的 — 但卻含蓄地隱藏在簾幕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