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的愛情迷惑](/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周先生(梁朝偉)與陳太太(張曼玉)二人在金雀餐廳吃飯,是《花樣年華》整部電影中,周先生的感情轉折位。飯局中,周生開門見山向陳太查問手袋在哪買一事,本來希望得到一個舒解內心對太太猜疑的答案,卻換來陳太一個絕望真相---手袋是陳先生從日本帶回來的,香港沒有賣,陳太也有一個同款;同時周生所戴之領帶,款式與陳先生一樣,以周生所知,亦是太太在外公幹帶回來的手信。梁朝偉與張曼玉二人透過伴侶的禮物在他人身上同時擁有這一點,來確定自己的配偶與對方的配偶有外遇。
一直給予自己逃避借口的周生,沉默了一陣,大受打擊,卻又萌生對背叛的伴侶一個報復念頭-----令張曼玉愛上自己。邀寫武俠小說、食雲吞麵、突然失蹤數天等等,一次又一次放長線吊曼玉。愛情遊戲逐一展開,最後卻令自己動了真情,愛上了陳太卻又無法接受出軌,因為一句說話:「我地唔會好似佢地咁」。
縱觀整部電影,不難得出一個架構:周生與陳太精神出軌,建基於二人懷疑配偶出軌,繼而向對方求證,從而發展出一段奇異的柏拉圖式愛慾,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情關口模擬,一個個周生的愛情試驗中,陳太一步步跌入愛情陷阱不能自拔。
抽離二人的柏拉圖式情愛,會發現電影對二人配偶及其帶回來的禮物有非常特別的處理。
一,周太太和陳先生從來沒有見樣,只有聲音演出,顯然是一種以梁、張二人視角所出發的電影,因為關於那二人的一切,梁、張二人幾乎一無所知,這種角色處理上的割裂,故意回避了張曼玉飯後那問題:「佢地係點開始既呢?」亦暗示了梁、張二人的懷疑與求證毫不實在,亦無可能知道真相。二、梁朝偉曾經托陳先生從日本帶電飯煲回來,同樣是帶禮物回來,就會令人聯想到周太的同款手袋亦有可能只是托陳生帶回來,第三者不一定是陳生,反之領帶亦然。再者,陳先生有次叫張曼玉買禮物,張故意說要買同款,陳生質疑說不要買同款,可見陳生根本知道同款的禮物撞口撞面很老尷,又怎會故意買同款手袋給陳太。
如此一來,花樣年華中陳生(張耀揚)和周太(孫佳君)的外遇不一定是對方,可以是外人,更加可能的是,他們根本沒有外遇。他們對張曼玉和梁朝偉的冷淡和謊言,更有可能是來自他們對梁、張二人不忠的猜疑。說到這裡,故事就會180度大逆轉,變成是梁、張二人首先搞在一起,二人的配偶猜疑過後開始對他們冷淡,花樣年華的類似情節可能會在周太和陳生身上發生。
究竟誰先不忠?誰先猜疑?誰先出軌?沒有人知道,亦不可能知道,因為這就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