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羅生門》最近在FB「洗版」,我想是連創作者、演唱者本身事前也預料不到。在這首之前,分別已經有《念念不忘》和《瑕疵》的出現,開始講述《耿耿於懷》十年之後的續集故事。其中,引發了不少迴響的《念念不忘》是序言;跟著第二擊的《瑕疵》如外傳般,講述了男主角和現任(由莫文蔚飾)之間貌合神離的關係(留意合唱部分也被編排得頗為之混亂或不夾);到第三擊的《羅生門》,終於有謝安琪飾演的前度現身表述,就像一部電影的高潮位置,也為大家帶來了驚喜。
《羅生門》的爆紅,某部分原因是由於有前兩首(《念念不忘》和《瑕疵》)的鋪墊,和醞釀時間足夠長(十年之後)的回應,所引發出的一種「集體性感觸」而導致(這裡的集體性,是指《耿耿於懷》的歌詞容易令人產生共鳴,也指它本身夠流行,能列入80後或部分90後樂迷的集體回憶裡面)。還有,《羅生門》的歌詞內容,亦可說是一反常態劇情,它將十年前《耿耿於懷》中男主角所說的進行一次「推翻」,如男方認為他的前度喜愛看少女漫畫,但「前度」卻唱到自己不愛漫畫,也不愛哈囉吉蔕,卻愛看批判現實的狄更斯(暗示一個代表浪漫主義,一個代表現實主義),並且由此令人領會到歌名「羅生門」(大家各執一詞)的含義(其實還有個「平行時空」版的《扯線風箏》)。Juno的這幾首歌,如懸疑劇的安排構思,跟傳統的流行專輯內,有時也有的老套故事編寫不同(像前一首歌說相愛,下一首歌說失戀等),自然更能夠吸引到聽眾去注意。
另外,「羅生門現象」更深層次的觸發原因,我估計是大家對粵語流行曲的「念念不忘」,或者說是本土意識抬頭,促進年輕人對廣東歌的愛和情意結之加深,使到《羅生門》更容易被大家關注。不用多說,現時香港流行音樂的頹勢有目共睹,上半年樂壇的慘淡,讓大家當聽到一首相對地較有質素的粵語歌時候,便如久旱逢甘露一樣高興起來、興奮起來;特別是《羅生門》如上所述,蘊含著情懷、蘊含著80、90後的共同記憶,從而為其創造了外部和內部條件,令它可以瘋狂地在FB洗版。
香港人聽歌(特別是粵語歌)喜歡以詞為先,而《羅生門》不太難懂、雅俗共賞,且有gimmick的歌詞,正是能合大家的心意。轉型已經多年的麥浚龍,雖然今回再一次「吐氣揚眉」,但他要真正獲得大眾的反響,仍是要離開佛界之境,重臨「人間」,靠這幾首可能是他近幾年來音樂性最無亮點的歌曲,才被主流重新關注。《羅生門》瘋狂洗版的背後,反映了香港流行音樂工業的問題和好歌已成稀罕的慘況,而聽眾的跟風和盲目追隨,或被熏陶感染所降低或直接「摧毀」的審美能力,更令這寒冬雪上加霜。
或許,到明年的薛凱琪,和黃偉文再來一首「真實版」的回應《給十年後的我》之新作(《給十年後的我》發表於2006年),又會掀起新一輪的洗版現象。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