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困惑,困惑在我不想太認真地評論《粵劇特朗普》,認真的話,似乎就會令人以為這齣劇目也是認真,但不認真的話,又似乎會太輕率地看待這齣戲。總而言之,我嘗試寫一下對這劇目的感受。
概括一點說,這劇呈現了一貫市井的政治邏輯和鄉愿,也是一齣精神錯亂的政治鬧劇,但此處必須強調,所謂市井所謂精神錯亂,只是一種我(們)以自身視角出發的標籤,換一個角度,我(們)也是市井和精神錯亂的。因此必須更具體指出這種所謂市井或精神錯亂所謂何事。
此劇其中一個認真位在於,劇本背後所作的龐大資料搜集過程。這些工作在場刊當中窺見,哪位人士是第一個又見過特朗普又見過金正恩、梅蘭芳與差靈卓別靈會面之類,這些海量資料也在劇中表露一二,可見編劇的認真與知識之豐富。但問題是,豐富的資料要是散落一地,這大概就是圖書館與亂葬崗的分別,而《粵》則是向後者靠攏一點。
所謂的市井政治邏輯,大抵就是把亂葬崗中散落一地的資料隨自己的喜好拼合,打個現實例子,就是反中的必然親美,所以黃之鋒就一定有美國支持。《粵》則精準地示範了這一套路,按自己(和觀眾)所滿意的故事方式,把龐大的資料加上腦補的想像東拼西湊,自圓其說。所以才會出現又有華為,又有中美貿易戰的情節。結果,厲害了我的國,因為現場觀眾既有認真捧場的,也是來看鬧劇的,所以不論是精采的演出,或是荒誕絕倫的對白,也會有人拍手稱道叫囂讚好。
而這些來自觀眾的喧嘩,令人分不清是曲還是直,總之就是氣氛熾熱,也是令人精神錯亂的狀態,但劇本的精神錯亂又是另一種原因。在這個怪異的世代,要「享受香港的言論自由」的其中一個方法,應該就是要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心底又偶爾批判中國當下的狀況,但批評中國當下又不好,就唯有翻一下歷史讓自己好過一點。結果文革成了出口,六四作一點藥引,連《白毛女》都祭上了。但最好還是再歌頌一下中國美好,但別太唐突,早期還可以跳一下忠字舞,老來還是身處美國含蓄一下歌頌就好。這就成了《粵》所呈現那種精神錯亂的身份認同狀態。
而最大最大的出口,是甚麼?是怪力亂神,這豈非最市井最精神錯亂的事麼?說不清解不透的,就說是超自然之物所為,理解不到的,就拋一句痴線算數。這種模式,正好道出了一般人「參與」政治的方式,就是知道一點,拼湊一下,信口雌口,嘻笑怒罵。成功嗎,成功!因為對於現實,你我都不容易帶來改變,何不當成南柯一夢,胡謅附會,還會偶爾有人為我拍手稱好,何樂而不為。李居明是否有意為之,我也不知道,反正場次爆滿,認真來看粵劇的人拍著手掌離開,像我這般的人罵著走,錢袋了,口碑也有了,就是成功了。
但這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嗎?才不,整齣劇最差劣的,是一眾認真的名伶老倌施展渾身解數來展現這文筆差劣的劇本。英文翻譯也是直譯搪塞過去,更見故事毫無語境可言。如果這是「享用言論自由」的方法,拜託,別有錢就亂用,請為公共建立良好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