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某日某月》:重遇老朋友的溫暖和感動

《某日某月》:重遇老朋友的溫暖和感動

從前看港產片,很正常,那是盛世年代;但在今日入場看港產片,很多人都需要理由。

我比較簡單,上次看trailer ,聽到學友的《還是覺得你最好》,已決定要入場睇《某日某月》,剛好今日有優先場,自然先睹為快。

在年輕人眼中。我們這一代猶如在盤古初開走來,成長年代缺少太多東西:互聯網、手提電話、智能手機、Apple Music和League Pass ,全都沒有。於是,我們用新一代想像不到的方式過活,我們約人不會輕易更改,不見不散;我們試過超貴的長途電話,又麻煩得要去大東電報局撥號,所以最後只能寫信,片言隻字,鴻雁傳情;我們在緩慢的年代,沒有on demand,守候在收音機前,希望點唱成功,或者DJ播出最喜愛的歌曲,可以立即錄下,慢慢重溫。

正如導演劉偉恆所說,那是一個很有耐性的年代。

湯怡和原島大地的中學情侶,是純真的愛情故事,以1992年的香港為背景,帶出那年代移民潮下的異地戀。今日分隔兩地,幾乎無時無刻都可以FaceTime 見面,但在當時,只能等待書信,稍解相思之苦。《某日某月》是年輕純愛的《志明與春嬌》(與彭浩翔一樣,相信不少片段都是導演的經歷),也是充滿「港味」的《那些年》,只是更加親切,更有味道。

由華富邨到Yes card,由call 機到半夜睇星,那種情懷叫同一年代長大的我投入其中,1992年是美好的,那時我們為前途憂慮,但依舊敢於發夢,夢想住美好的香港。在沙田讀書的我,在沙田中心第一次聽到《還是覺得你最好》,這首歌是當時紅遍全城的金曲,幾乎所有CD鋪都會播,每次聽到,我會想起聖誕節、想起第一次收到女孩子禮物—全餅都是《還是覺得你最好》的錄音帶、第一次收情信,然後和中學死黨在恒安邨的家,邊彈結他邊研究拍拖是不是很「唔型」的事。青春期的躁動不安,大概就是1992年,以及學友這首金曲帶來的全部回憶。

生活在今日香港,實在比想像中累,甚至連最愛的NBA,有時都成了壓力。在旭日的房中,吸引我的除了那十幾本明窗出版社的衛斯理,還有兩個MJ的海報—91年總決賽,Michael Jordan vs Magic Johnson的一屆,也是MJ傳說的序章。1992年沒有常規賽直播,就連總決賽也看不全,可是錄影下的片段,才因此被珍惜,才因此不斷翻看,至今難忘。

這兩天身心俱疲,看完這套戲,不覺地添了點力量,想起舊日香港種種美好,好像冬天半夜肚餓醒來,找到個海鮮味杯麵的溫暖;《愛火花》的CD還在案頭,如1992年一樣,是最難忘的回憶。

《某日某月》正場在31日上演,誠意推介給成長於八、九十年代的朋友,看罷全片,相信你會與我一樣,有重遇老朋友的溫暖和感動。

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