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戰逆豪情》: 以戰爭為家

《戰逆豪情》: 以戰爭為家

要感受戰爭,電影可說是不二之選。近年戰爭片非常渴市,買少見少,《戰逆豪情》可說是近年最令影迷期待的大型戰爭片。《戰逆豪情》故事描述二戰後期,盟軍已攻入德國境內。當中五位士兵,一輛坦克,面對德軍頑強抵抗的故事。

微觀角度看戰爭

由於近年沒有太多大型戰爭片出現,故此難免有人會將《戰逆豪情》與《雷霆救兵》直接作比較。相對於《雷霆救兵》,《戰逆豪情》以更微觀的角度出發描述戰爭的殘酷。故事並沒有如《雷霆救兵》接近三十分鐘的壯烈搶灘情景,也沒有斷手斷腳內藏橫飛的畫面,當中亦沒有戰機戰艦等大場面。相反《戰逆豪情》以陸戰為主,整個故事主要以一架坦克FURY的角度串連及描述戰爭。由故事開始FURY遭德軍埋伏,平原之戰中如「激光炮」的槍林彈雨,FURY與敵方虎式坦克ONE ON ONE對決,最後以寡敵眾迎戰德軍數百人的小隊,當中的故事都是以FURY及其小隊角度描述,並沒有什麼將軍元帥總部等第三方出現,令觀眾更能置身FURY的困境當中。而且亦增加了FURY小隊於故事的孤獨感,令大家再想深一層,其實這也只是戰爭中冰山一角的故事而已。

故事評價好壞參半,文戲部分成關鍵

《戰逆豪情》於網上的評語好壞參半,而且亦頗為極端化。有些人認為電影未如預期般緊張刺激,埋身槍戰鏡頭亦不算太多。但亦有人認為從電影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及戰爭對人性的改變。筆者則認為這意見極端化的出現,文戲部分成關鍵原因。戲中一部分講述盟軍攻佔了德國一小鎮,眾士兵放鬆玩樂。此時「戰頭」帶領NORMAN到了一民居,「戰頭」如日常生活般洗頭,剃鬚,睇報紙,NORMAN則與EMMA展開一段短暫的愛情。這部分的時間其實頗長,影院中亦不難察覺觀眾對這部分文戲顯得十分不耐煩,大概大家都在期待一些緊張的戰爭鏡頭,而不是看一班士兵在餐桌前的罵戰。但其實這部分的文戲並非無意義,這部分營就了「戰頭回家」的感覺,畢比特就如回到自己家中,放下武器,如回到老家般梳洗,睇報紙,更如紳士般進食,反映「戰頭」的內心仍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人,而不是戰場上的殺人機器。相反「戰頭」的幾名下屬,上到民居後大吵大鬧,在餐桌上豪無儀態,就像喪失了人性的野獸。這部分大概是突顯這種戰爭對人性的改變。到最後樓宇被炸,EMMA死亡,更反映戰爭中的不可預計及無奈。
即使沒有上段提及的文戲,其實整個故事亦能暢順完成。所以這段文戲的出現,某程度上反映了這電影不單單想展現戰爭的壯烈,其實電影更想描述的是士兵的心理,人性的扭曲及改變,為故事增添了一份柔情,以更微觀的角度出發描述戰爭的殘酷。

以戰爭為家的諷刺

大多戰爭片都離不開士兵思鄉,士兵盼望戰爭結束的元素。即使是《雷霆救兵》,也離不開家鄉的情意結。但在《戰逆豪情》,故事卻沒有強調這思鄉的心理。相反,FURY小隊士兵們顯得已經習慣了戰爭,當中FURY小隊成員更說了多次 “BEST JOB I EVER HAD”,就連新丁NORMAN原本最初連敵軍都不敢殺,都故事後段都一起說“BEST JOB I EVER HAD”,這反映了戰爭對人的改變,並反映戰爭遲遲未結束,士兵長期戰爭後心理已經變得無奈樂觀的安慰自己“BEST JOB I EVER HAD”。到最後FURY於路中誤中地雷,並面對前方的數百敵軍,正常士兵都會選擇立即逃走,但「戰頭」此時仍不願離開FURY,因為「戰頭」已經以FURY為家,「戰頭」要以FURY共同進退,這更明確的反映了FURY等人已經依戀戰爭的諷刺心理。最後NORMAN躲在坦克底,被敵軍發現,NORMAN都是害怕死亡而選擇投降,但敵軍卻選擇「隻眼開隻眼閉」。大概戰爭就是如此,當你一拳我一腳的時候,其實最後只會兩敗俱傷。贏的只贏得了名聲,但實際的心理傷害,卻難以彌補。

於香港人而言,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戰爭,但大家又是否真的明白戰爭?

尤其對於六七八九十後的香港人,槍林彈雨的戰爭對於我們而言的確太遠,戰爭對於我們而言可能只是慨念性的名詞。香港的確是一福地,大家身處的香港理性文明,局勢平和。雖然未必每個香港人都能高床軟枕,但至少大部分香港人都有個「瓦遮頭」,能繼續為「生活」而煩惱,不用為能否「生存」而擔憂,也許這已經是一種福氣。

小雷子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