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定會讚賞它的劇本結構緊密,它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片中未能破案的關鍵案件仍然沒進展,片中的兩位主角:Mildred(Frances McDormand 飾)與 Dixon(Sam Rockwell 飾)都是行為偏激的人,隨著故事發展,兩人的仇恨糾纏得愈來愈深,觀眾又會慢慢發現這兩個角色——執著婦人與暴力警察,背後惹人同情的地方,Mildred 受家暴及丈夫外遇影響,Dixon 擺脫不了「裙腳仔」陰影⋯⋯兩位演員演技非常精湛。
電影去到最後,要解決的事情仍沒有頭緒,但因為雙方的執著而做了不少錯事,錯事加深了仇恨,但卻很艱難地打開了諒解的大門。
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故作平淡,只點出了物件和地點:密蘇里州埃坪鎮外的三塊廣告牌。Mildred 的女兒被姦殺,屍體被燒,經過七個多月,案件仍未有進展,Mildred 租用了三塊長期空置的巨型廣告牌,刊登語句,控訴警方辦事不力,矛頭直指小鎮的警察局長 Willoughby(Woody Harrelson 飾),全因他是治安團隊之首。Willoughby 的下屬 Dixon 向來紀律差劣,於是向 Mildred 施壓,許多「冤冤相報」的事件就此展開,悲劇愈鬧愈大。
然而編劇及導演 Martin McDonagh 在擺開了這恩怨分明的開局格式後,並不是太努力經營故事結構,反而深入描寫角色的心理變化,還兵行險著,將人物逼入死角,令衝突加劇——從 Mildred 鑽傷牙醫手指,到 Dixon 把廣告公司東主抛出窗外,再導致 Mildred 向警署縱火,卻誤傷及 Dixon⋯⋯整段仇恨方從烈火中燒出一線生機,火光反照了人性本善,燒傷令 Dixon 尋回當警察的初衷。
導演在這個暴烈的故事背後,安排了很多細節,藉著角色和周邊人物的關係,逐步剝開偏激的外殼,露出人性善良的一面,例如横蠻的 Mildred﹐原來丈夫移情,愛上一個空有身材但無腦的妙齡少女,Mildred 有位很「撐」他的兒子,女兒遇害當日,母親和她都因為「火遮眼」,說了不該說的話,卻一語成讖,所以 Mildred 很內疚,希望警方能盡快緝兇,才有後來的廣告牌事件,足見Mildred 的強悍,是強裝死撐,全因生活迫出來的。所以她得悉 Willoughby 有絕症時,她是有歉疚的,但她不能就此退讓。Mildred 縱火後,得侏儒 James (Peter Dinklage 飾)包庇,與及 Mildred 看見逃出火場的 Dixon 死命在保護她女兒的案件檔案,整個故事情緒變得很複雜,像是大錯鑄成了,但錯誤卻緩解了某些執念。
到後來被撤職的 Dixon 在酒吧發現可疑人物時,他不惜施展苦肉計抓傷疑人,而從皮屑獲得 DNA 樣本,這段戲是很感人的,彷彿大家都在互相仇恨的對境下重回正確的軌道上:爛醉的「前警員」沒有忘掉查案的本能。
化解恩怨的是智者 Willoughby 警長,這個角色很特別,他有很高的道德情操,他了解每位下屬的個性,他也明白 Mildred 的痛苦,然而他卻面對不了日漸把他摧毀的癌症,不想成為妻子的負累,在一次刻意安排的浪漫約會後,他告別太太,在馬房吞槍自殺。他的三封遺書(分別給太太、Mildred 和 Dixon),寫得非常真摯,值得觀眾細味一字一語。
《廣告牌殺人事件》是一部極出色的電影:關於善惡、對錯、愛恨的糾纏,令人百感交集和深切反思。我們常叫人放下執著,但從受害者的角度,真的能夠放下嗎?Mildred 沒有選擇「放下」,反而咄咄逼人,三塊廣告牌,像繩索般將鬱結拉扯得更緊,引發更多遺憾,遺憾帶來歉疚,而歉疚有助諒解。電影牽涉的情緒很複雜,導演沒有站在道德高地來批判——大家都在痛苦中學習,好不容易才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