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去死吧》憶述了七一、六四、皇后碼頭、反世貿、巿區重建、旅遊經濟等反抗主題,也透過懷舊流行曲、貝拉塔爾等經典電影、 經典文學作品,將晚期資本主義、都市士紳化時期的荒謬語言向讀者分享,唱盡香港這個城市的哀歌。作者陳滅將旺角行人專用區形容得活形活現,道盡商場從業員的百態,也將產品宣傳包裝背後的真相和盤托出。
作者在其中一首詩《說不出的未來》中憶述當時的宣傳從業員為「寬頻人、信用人、保險人與問卷人」,在此我分享一下宣傳從業員的日常。他們在旺角行人專用區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要站一整天,日曬雨淋,其付出有目共睹。當夜幕低垂,十一時過後,這些人們準備下班,卸下制服,對那些優惠作出灑脫的暫別,而他們的口述宣傳工作暫時告一段落,終可回家好好休息。從業員們雖然已休息下班,但專用區的霓虹一直在同步,二十四小時無間斷工作。
再者,作者形容旺角行人專用區的霓虹為「永遠都有煙花,但霓虹為什麼閃爍,又缺了筆劃?」我認為霓虹與從業員一樣,於工作時只剩下軀殼,沒精打采地閃爍,在人跡罕至的大街小巷仍要強顏歡笑,歌頌產品的美好,而作者也認為這些霓虹缺乏「筆劃」,這些筆劃應為大眾真正需要為有關產品所付出的真正價值,表面上的優惠、贈品與未來的期盼,其實只是霓虹宣傳廣告永恆不變的表面煙花。
其中,寬頻為你爭我奪的市場,競爭十分劇烈,一條行人專用區會存在數十個網絡營辦商的宣傳站,每個供應商會盡量在宣傳海報上以最低價與價值連城的商品吸引途人眼光,細問之下才能了解每個價格背後還有不同的承諾簽約期、需要惠顧相當的網絡速度才能享受其貴重價值的禮品,上述優惠也是羊毛出自羊身上之舉。
走上專用區街上會發現,借貸廣告屬廣告宣傳橫額的投資大戶,一幅幅廣告橫額寬大地懸掛於行人專用區的樓宇外,行人會被逼看到,當中所述廣告的宣傳語句十分美好,例如將房子抵押後便可夢想成真,申請時無需現身,三十分鐘批核,貸款商戶盡量不會給你太多時間思考未來,並提供最便捷的途徑讓你貸款申請即時被批核,務求令你在兩三天內開始負擔利息支出,間接自願地每月替貸款機構做事,但這也反映顧客接納貸款後需要付出的價值,夢想猶如作者所述的表面煙花,煙花璀璨的背後,承擔龐大利息的開支,背後辛酸哪有人知?
當然,這是你情我願的貸款交易,後果風險買賣雙方也須承擔,但我們在購買前應充分理解產品背後的「筆劃」,在璀璨煙花背後也能作出情理兼備的購買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