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字袁.琦說〉001-暴風來襲,教會仍要舉行崇拜嗎?

〈字袁.琦說〉001-暴風來襲,教會仍要舉行崇拜嗎?

【袁天佑・筆者簡介】筆者是香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牧師,現已退休。在香港出生,成長,接受教育,地道香港人。經歷過中國加入聯合國、89民運、97回歸的年代;見證香港從小小漁港變成國際大都會。期望着香港有更美好的明天時,看見社會的撕裂,民主倒退,「一國兩制」被蠶食,不少青年人民主夢想幻滅。退休後,仍希望能盡上些微力量,鼓勵信徒和年青人要存着信心和盼望,黑暗永遠不能勝過光明。

【殷琦.筆者簡介】一位註冊藝術治療師(表達藝術)。港大表達藝術治療碩士、教院音樂教育碩士、港大文學士,主修中文中史。一舊蕃薯般的孤獨文青。總活在迷霧之中,怨氣太多,希望太少;與你和我一樣,在小小的香港同受壓抑、同唱悲歌、每天僅為生活掙扎求存。興趣在表達藝術治療、哲學、心理學、生活、音樂、藝術、政治、宗教等。小妹專頁

序言

世代之間,除了「之爭」外,到底有沒有坦白溝通的平台與機會?近年社會漸見新舊一代的分歧,在社會如是、在教會內外也如是。袁天佑,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事奉38年,雖已退休,但在建制教會中也有些名氣;殷琦,卻是「鬧教會」「鬧」到出書的年輕平信徒。二人今天,嘗試就不同議題談天、說地,盼望在社會、教會裡,二代之間,能尋找到那相遇的地平線。

〈字袁〉:袁天佑字

退休前,牧會38年,間中也會遇到在主日時颱風襲港,教會仍繼續舉行崇拜。記憶所及,這種情況並不多。近年來,颱風襲港時,多在主日,是「李氏力場」?抑「仇敵興風作浪」?我不知道!

教會這麼多年仍堅持這做法,不論風雨,崇拜繼續。當然不是怕「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來十25)。長輩牧師常這樣告訴我們:「在大戰期間,教會仍沒有停止崇拜,為甚麼要懼怕風雨?」過去的經驗,在颱風侵襲下,仍有約1/5至1/4會友會回來參加崇拜,部份是事奉人員,多數住在教會附近。此外,直至今天,在10號風球懸掛下,政府火化場也照常開放,為死者舉行火化儀式。我們當牧師的,也會繼續為死者和家屬們舉行安息崇拜。那麼為甚麼在颱風中,要停止主日崇拜?

的確,風暴襲港,越來越頻密,而且危險程度也越來越高,不單是樹木,還有現時不少高樓大廈的玻璃等。安全的考慮是應該的。科技的發展,讓教牧可事先安排網上直播,並不是魔鬼在作祟。有些教會有多堂崇拜,部份也不一定在主日時才舉行,可鼓勵信眾參與其他時段崇拜。有些教會,同工就住在教堂內或附近。區內教會可共同合作,開放一兩所教堂,讓一些不怕風雨的信眾,在教堂內崇拜或禱告。不過,最重要,不要勉強教牧在暴風中一定要回來主持崇拜。

〈琦說〉:殷琦字

山竹來臨,我問傳道同工使唔使返工,有一位行家一臉無奈話:「要呀!打十號風都要返呀...我仲住離教會很遠的地方,真係唔知點算啦。」

根據本人的胡亂猜測,教會的堅持是源於害怕,怕往往下了先例(其實教會處理所有議題,都是驚下先例,之後做成滑坡...)。一旦「打風就無崇拜」,會唔會變相鼓勵左弟兄姊妹唔返崇拜?如果因打風而變成網上直播崇拜,大家又會唔會要求以後都直播崇拜?基於害怕,教會造成制度僵化,連打風都要求傳道同工冒生命危險工作,對此實在令人無言。

面對八號風以上,我無法認為可以照返崇拜,原因有三:

  1. 天文台都有講啦,基於安全理由是不應留在街上。難道眾人就想置執事同工、傳道講者和弟兄姊妹的安危於不顧?
  2. 崇拜是「Non urgent matters」,真心,無左一個星期,咪下星期返囉。
  3. 現時大教會往往有多堂祟拜,部分更不在星期日;而風暴來臨前,天文台亦會一早預告。如果真碰巧星期日打風,有心者可「為主之故」一次半次到大教會的其他祟拜完成動作,既不構成安全問題、又可祟拜、豈不一舉兩得?

其實又唔好諗到弟兄姊妹咁衰啦,打風很明顯是特殊情況,大家又點會因為特殊情況,而要求將特例變常規(你當弟兄姊妹是變態顧客咩...)?教會基於害怕而造成制度僵化,咁「隨心意更新而變化」又去左邊呢?

隨氣候暖化,極端天氣只會越來越多,希望教會能制定有關星期日打風的指引,方為上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