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特區十年史 - 1.8 迴光反照 (連載中)

第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1.8 迴光反照

回顧董建華管治的頭六個年頭,一般香港人會說沒有一天是好日子。但在這段漫長的黑暗歲月裡,倒是有過片刻「迥光反照」期,一度讓人誤以為擺脫了金融風暴的陰影。這就是前面提及過的科網泡沫潮。

當香港經濟在九八年首嘗衰退時,全世界卻在憧憬著「新經濟」的美好前景。越來越多人投身被美國聯邦儲備局長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形容為「非理性亢奮」(irrational exuberance)的股市,杜瓊斯指數(Dow Jones)和納斯達克指數(NASDAQ)屢創新高。適值特區正在籌建「數碼港」,而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黃集團也在九九年十月,以一千多億元的高價賣掉英國流動電話網絡Orange,轟動全球。實在的暴利與虛幻的美麗前景,教香港人忘了短短兩年前的地產泡沫慘痛經歷,亦無視當時本地科技研發的失敗教訓(如Visa Cash和Mondex爭相開發的智能零錢、全球首個互動電視等),大伙兒嚷著要搞科技、設網站,把公司換上有關科網的名字,乘機上市撈錢,使股市再次「鑊氣沖天」。至於企業是否真正從事資訊科技業,有沒有賺錢能力,俱已不重要,人們只知dot com不斷「燒錢」,但股價迭創高峰才是「常態」。

千禧年前夕,恆指從「官鱷大戰」時的七千多點低谷翻了一番,甚至衝破了九七年的萬六點歷史頂峰,本地經濟(GDP)也忽然強勁回升。特區政府急不及待高呼這是V型反彈,香港已經從復甦了,財政司長曾蔭權更直言:「有泡沫,總好過沒泡沫」。全球科網狂熱在OO年首季達到頂峰,美國有「美國在線」(American Online,AOL)跟「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世紀婚禮」,香港則有李氏父子分別策劃tom.com上市和「盈動」(「盈科數碼動力」)鯨吞「香港電訊」的神話。OO年二月中,父親李嘉誠把集團旗下新開設的子公司tom.com上市。憑著不久前高價「賣橙」(出售Orange)的佳績,以及香港人多年來給他冠以「李超人」的美譽,很多人相信他有點石成金的本領,遂聞風而至,只為「貪多金」(tom.com的同音謔稱)。認購tom.com股份的申請表格第一天便派光,而單是截止申請當天,便收到足足五十萬份表格,還在指定收集處出現混亂,大排長龍。上市以後,這家連網站還在完善中的科網公司,股價一度狂飆七倍多。

同一時候,次子李澤楷正在策劃比父親更令人眩目的買賣。其時李澤楷已因奪得「數碼港」經營權,一鳴驚人。接下來他收購了上市公司「得信佳」,使他掌舵的盈動能「借殼上市」。得信佳易名盈動後股價不斷攀升,成為市值第八大的上市公司,造就李澤楷為商界神話,多了一個「小小超」的外號。到了OO年初,李澤楷得悉「新加坡電訊」(SingTel)打算向英國「大東電報局」(Cable & Wireless)收購「香港電訊」,也搶著要買下這家香港最大規模的電訊商。由於中國政府覺得電訊行業具國防價值,為免香港的電話網絡落在外人手中,李澤楷很快便能向中銀和匯豐等銀行,借來巨款參與收購戰,擊退了財力較他雄厚、還夥同了澳洲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的新加坡電訊。這時候,香港電訊和盈動的股價雙雙升至歷史新高,前者更躋身市值第三大的香港上市公司,李澤楷的鋒頭一時無兩。

可惜不到一個月,光景不再,美國的科網熱宣告幻滅,恆指也跟著從一萬八千點的歷史新高,徐徐回落。包括tom.com在內的科網股,股價下挫八、九成,被逼轉型發展網站以外的業務,或是把金錢燒光以後,關門大吉。一度風光的本地科網股如Star East、36.com、Cyber Daily、hongkong.com、新意網等等,不是消聲匿跡便是奄奄一息--畢竟連世界第一的互聯網瀏覽器網景(Netscape),也在瞬間潰敗。至於轟動一時的盈動,則在OO年八月以蛇吞象的形式,正式購進市值比它本身還要大的香港電訊,合併為「電訊盈科」(「電盈」)。不過由於盈動是倚靠借鉅款來收購的,事後要向銀行繳交大筆利息,要不斷出售業務來還債。碰巧原有大股東大東電報局不斷拋售手上剩餘的「八號仔」(電盈)股份,股價急速下滑九成半,還一度資不抵債,淪為「負資產公司」。

曾被社會奉為青年才俊的李澤楷,泡沫爆破後神話不再。上班時他不僅脫下IT族流行的休閒便服,穿回傳統的西裝,還給人抖出學歷問題(在大學沒有順利畢業),並老是遭小股民(特別是退休人士)叱罵,猶如「過街老鼠」,使他多年不敢在股東週年大會上露臉。這是由於香港電訊本是一間表現穩定的企業,縱使業務在電訊市場開放後給對手蠶食,卻有不少退休人士依賴不俗的股息過日子。但自從李澤楷收購以來,股價驟升後暴跌,卻又「不務正業」,不斷出售賺錢業務來還債。原先打理公司的張永霖被投閒置散,以「青樓名妓」來自況,替李澤楷大玩財技的袁天凡等人則趁著泡沫時期,趕緊出售股票花紅,狠撈一票。於是蒸發了九成財富的小股東跟李澤楷結下樑子,屢次阻止他在日後私有化電盈,實行玉石俱焚。

就是這樣,科網泡沫的短暫復甦,卻是空歡喜一場。不單止效法納斯達克而設立的創業板股票市場變得一池死水,稍有規模的企業也要跳到主板(包括易名為「Tom集團」的tom.com),恆指跟經濟也重墮科網泡沫前的水平。更糟的是,人們在短短數年之間,經歷了兩次泡沫爆破,人心更是潰散,更加絕望,悲觀情緒籠罩全城。

〔圖表十四 盈動/電盈股價 1999年8月-2001年8月〕
(圖表請參考本人的部落格 http://hk9707.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19.html

(其他篇章見於本人的部落格 http://hk9707.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