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1.3 瘋狂的泡沫
中國接管前夕,香港的樓市和股市皆投機過熱,形成泡沫,並在主權易手的一刻達至頂峰。最先出現泡沫的是地產行業,箇中因素甚多,例如過渡期內,中國政府惟恐英國人撤退前把香港人的錢捲走,嚴限港英政府出售土地的數量,營造了炒家囤積居奇的溫床(後來北京稍增賣地限額)。適逢九十年初香港處於負利率年代,銀行儲蓄利率抵不上每年百分之十的高通脹侵蝕,逼使人們四出尋找投資機會,以免銀行積蓄被通脹吃掉。按照過去廿年來的經驗,樓價只會因一時的局勢動盪而短暫下挫,長遠來說總是上升,於是樓房成為市民心中的最佳投資工具,不少有閒錢的人紛紛「買樓保值」,不獨賺取樓價飆升的紙上富貴,還有實質的租金收入。到了最後,暢旺的樓市引來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淘金客,闊綽地搜購大批價值千萬的豪宅炒賣。
早在九二至九四年期間,樓價曾狂升八成,逼使港英政府頒佈多項壓抑炒樓的措施,包括七成按揭上限,把樓市冷卻下來,價樓稍為回挫。然而到了九六年初,負利率之類刺激炒樓的客觀環境猶在,還火上加油地夾雜了回歸的憧憬。人們認定北京將出盡法寶,確保中國接收香港時,社會歌舞昇平,平穩過渡。事實上,北京官員曾公開表示,準備好必要時出手「穩定」香港的證券市場。如此一來,炒樓便是一盤穩賺無賠的生意,因為中國政府「不會容許」樓市大跌。全城趁著「回歸熱」變本加厲地瘋狂炒賣,出現了不少荒誕現象,例如樓宇成交大增,貨如輪轉,但不少單位根本無人居住,很多新屋苑入夜後竟是烏燈黑火。
樓市熾熱,不獨新推出的樓盤反應熱烈,多次打破超額認購比率,二手市場也亦步亦趨,炒風從有錢人家居住的豪宅蔓延至尋常百姓窩身的中小型屋苑,從此種下禍根。打從九六年初起,樓價先是收復早一、兩年的失地,然後在秋季開始,脫韁野馬般屢創新高。到了香港脫離殖民統治當天(九七年七月一日),樓價在這新一輪的炒風再度上升了八成,連同九二年的第一輪炒風,樓價在五年內上升足足一倍半,讓一個四百多呎的細小單位動輒要花兩、三百萬。根據政府的統計,炒家在這幾年的純利高達上百億元。
當樓市呈現泡沫後,以地產股為主的恆生指數亦隨之拾級而上,迭創新高,並在主權移交後不久(九七年八月),創下一萬六千多點的歷史紀錄。不過真正叫股民笑逐顏開的是一場「紅籌風暴」。所謂「紅籌」,是指中國政府部門屬下的企業,但在海外註冊的窗口公司。由於政府控制的母公司不時以低於市價,把優質業務賣給附屬的上市紅籌(「注資」),使這些紅籌撿到便宜貨,於是股價不斷攀升。後來事情逐漸變質,股民變得不理性起來,大伙兒不理三七二十一地把「紅籌」當成暴利的同義詞,一窩蜂爭逐炒賣。九七年五月,一家叫做北京控股(北控)的紅籌公司上市,人們爭相認購,連免費的申請表也炒賣至數十元一份。最後北控一共凍結了兩千多億元(比得上香港政府一年的開銷),首天掛牌上市時股價已上升兩倍以上,即使僅獲分配一手(兩千股)的小股民,也可在一夜之間獲利五萬五千元,成為一時佳話--可別忘記當時每月的工資中位數才不過一萬元而已。
就是這樣,紅籌泡沫越吹越大,不過半年的光景,股價上升逾半者比比皆是,市盈率(P/E Ratio)每每過百,甚至上千倍(正常來說頂多是二十倍左右)。在互聯網還未流行的年代,家庭主婦和退休人士擠滿經紀行或「金魚缸」(銀行),定睛看著股價上落,上班族則頻頻開小差,不停按傳呼機查看股價,致電相熟經紀炒賣股票,無心工作。還有來自中國的資金興波作浪(後來有駐香港的中資機構主管被揭發非法挪用資金炒股,瀆職被捕),讓紅籌股的魔力在九七年八月達至頂峰,成交額天天創新高,本地的大企業(藍籌股)都要靠邊站,成為股市的配角,瘋狂情形教人側目。
這時候,行將被中國接管的香港對經濟充滿無比信心--貴為全中國最發達、最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比宗主國英國還要高。克服過六七暴動、石油危機、前途問題、六四事件等困局後,香港人不再懼怕任何風浪,九十年代初恐懼共產黨而移民他鄉的人,也大多回流「搵食」了。加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一片繁華,香港人不期然憧憬更璀璨的未來,例如《明報》的社評形容今後的香港將「更堅強,更繁榮」,「不再擔憂人才過盛,畢業生找不到出路」,因為可以「馳騁中原」云云。面對主權易手,香港人只怕失去自由,擔心共產黨違反「一國兩制」的承諾,伸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可誰也沒想到來自泰國的一場風暴,讓香港栽了跟頭,一直引以為傲的經濟會一落千丈。難怪香港人的自信心在金融風暴後盡喪,至今仍未恢復過來。
〔圖表七 中原城市指數 1992-1997〕
(圖表請參考本人的部落格 http://hk9707.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27.html )
(其他篇章見於本人的部落格 http://hk9707.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18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