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火染凱達格蘭:民主台灣,好的榜樣還是壞的? (一)

前言:
很多朋友在問,你台灣人到底怎樣看倒扁?我總是說我無能力對這個事件做出清晰的批判性寫作。尤其這次事件的許多政治、社會脈絡,以及歷史基礎,我都未曾用功的研讀。說忙著期末報告只是說笑,一些看法還是有的,只不過,處在事件之中、發生之時,我無法做出預測,也不能片面的做出定論。另外,我也擔心不同的社會脈絡會影響解讀,所以試著以稍長,但盡量簡單的語彙描述,這樣或許也會製造更多誤解,也只能在問題出現後逐一解釋。

正文一:
朋友們關心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北京政府恐以此為鑑,進而在民主改革的路上嚴重倒退。或許先簡短的回應這個部分,再細談倒扁事件該有的分析與實踐的數點提要。

相對於北京的恐懼,施明德的倒扁行動可謂數十年來台灣民意展現的慣常形式:不爽就示威抗議,有種你來鎮壓。主辦單位甚至試圖還升高層次,以「革命」來形容群眾驅逐陳水扁的行動。不同於北京的「你看!民主就是製造混亂」,或施明德的道德光環,一向以台灣民主體制為傲的龍應台女士,在既厭惡執政者貪腐、又認可數十年來逐漸浮出之「民主價值」的同時,她擔心「被革掉的市民主」。這三者,再加上民進黨「靜待司法調查、群眾運動製造社會亂象」與國民黨「支持倒扁、將要求內閣改組」,比較起來各自有類似之處(類似並非指涉其中存在任何等同)。

北京政府顯然是畏懼人民推翻政權、奪走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象徵性(瞧他緊張地積極「保先」就是畏懼的展現),雖然與民進黨用來指責倒扁的語詞類似,但是北京在意更多的是一黨專政的集權現況,藉由社會主義先鋒壟斷了執政正當性,而民進黨想將執政者的弊案交由執政者的強勢影響的政府體制去處理,目的在於高高抬起輕輕放下,並暗地裡以民族主義式的台獨掩飾台面下的黨內政治權力鬥爭與交換。由於他們都在於鞏固執政勢力,從此看來,與其說龍應台擔心的是群眾運動本身革掉民主,更該監督的,是執政者會不會以高於軍警系統的憲兵體系進行鎮壓,以及國際勢力對島內主體性的影響。

相較於民進黨在近日又開始以「民族主義式台獨」批評倒扁運動損害民主根基,「倒扁」的確顯得豐富些,然而卻時時刻刻必須站穩腳步,以免民進黨以語言遊戲進行操作,陰謀論式的將人民力量的積極意涵給扭曲。施明德的作法,目前看來則完全不同於北京思維、民進黨、國民黨,甚至龍應台,因為倒扁不認為驅逐貪污者有礙民主,也不認為從體制內可解決執政貪污者下台的問題,但是,目前還未見到倒扁陣營對於體制的具體論述(或許這是為了聚焦而做的切割,從外部觀察仍不得而知),簡言之,當前的論述沒有觸及「下一個人會不會貪污」的問題。

民進黨、國民黨、龍應台之間也有類似之處,即在既定的體制中解決,因為「民主」體制必須由體制內部不慣改革,他們對民主的看法,實際上就是自由主義思維下的代議式民主,人人有自由,但是要交由「多數公眾」認可過的方式進行之,以免危害了自由。然而施明德也有某部分與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相似,因為施明德以個人英雄式的行動(雖然他在活動期間不斷嘗試壓低身段),像極了台獨勢力對陳水扁進行的造神計劃,以及馬英九的救世主形象,和中國共產黨將「改革」內閉於自身的作法,這樣講或許太簡單了,然而我要強調的是,群眾以及群眾因貪腐所親身體會的受剝削與權力不平等,能否在群眾運動中的群眾在倒扁中現身的問題。

倒扁用動能否在後面的時間有所轉化,仍未可知,我們必須等待情勢。然而若放到陳水扁政權的貪污濫權、政商關係的利益壟斷、檢察官與司法系統的疲軟等事件的情境中,來論斷「民主榜樣,好的還是壞的?」,或許可有幾點暫時性回應:一、不民主絕對不可行,但是當前台灣施行的是美國式的資本主義代議民主,尤其它的政商結構、組合與再組合過程與模式,更在當代順行了新自由主義的各種經濟剝削計劃,將國產私有化、聽令國際組織將市場自由化等。因此我們面對的其實不是將政治體制封閉起來藉口避免混亂,而是如何有另一種民主突破政商結構壟斷利益的現狀?二、執政者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將群眾運動污名、扭曲,但是群眾運動不會消失,社會只是在等待爆發統治者如果一再掩飾階級矛盾,藉口實行政治保守,它就只能一再鎮壓群眾。三、造神計劃的群眾運動或能激起短暫效應,但是改革的力量在於人民,解秘的力量需由人民對壓迫的體認出發,「另一種民主」亦需由人民出發,非個人主義式而是集體的動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