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漂鳥下鄉 台灣永續農業計劃

漂鳥下鄉 台灣永續農業計劃

圖說:香港永續農業關注協會總幹事袁易天(左)和台灣作家劉克襄(右)在馬屎埔交流港台農耕經驗

周二探訪粉嶺馬屎埔村的村民,巧遇台灣作家劉克襄。據悉他探訪本地一些新界村落是為了搜集資料,了解本地城市和農村的發展狀況及矛盾,為台灣的《環境白皮書》提供意見,拓闊思考空間,以便規劃當地未來二十年環境政策。原來,台灣因為經濟不景,許多年青人失業,於是回鄉耕田。官方的「漂鳥計劃」,還有民間相似計劃乘勢推出,為台灣農業展開新景像。

兩岸土地發展和農民想像的落差

劉克襄說,台灣仍然有大量農地。台灣農民多是土地擁有者,他們有「農民」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農業支援及補助。台中和台南一帶主要務農,即使在台北仍有農地。農民者眾,遇不平會上街抗議,連總統馬英九都不能不理會他們。反之,最先在本港務農的原居民多放棄耕作,而仍從事務農的非原居民大多租用土地,本身未必是農地持有人,其農耕生活其實難受保障。粉嶺馬屎埔村村民被地產商逼遷十數載的荒謬事根本難以在台灣發生。

本港和台灣本身城市發展歷史,以至土地發展軌跡不同,直接影響兩岸農民的生存空間。此外,兩岸社會及媒體上展現農民形像的差別,亦間接影響年青人參與務農的意欲。

在台灣,農夫的形象很正面,備受稱讚。劉克襄提到平日新聞報導後,往往有5至10分鐘的農夫專訪,講述為什麼有城市人會走入鄉間務農,「這些專題都令人很感動」。沒有人會輕看這職業。年青人即使務農也不會感覺好差。現在,年長的農民可以傳受經驗。同時間,新一代農夫,把新的農業技術和知識帶到傳統的行業,利用互聯網推廣農業產品,兩代之間互補長短。台灣農業發展,看到的是希望。

相反本港,小至小學教科書,大至主流媒體的報導專訪,農民多只有刻版印象:辛苦、大汗、行業息微。中學的經濟科,更特別喜歡把第一(農業)、第二(工業)和第三(服務業)產業描繪成「升呢的故事」。人類社會愈進步,愈多人喜歡從事第三產業--不用在戶外工作日曬雨淋,也不用從事體力勞動,員工可以很舒服在冷氣地方做「好他條」的工作。可是書本卻沒告訴我們真相,服務業的超長時工作,來自客人和上司、還有隨時被炒被凍、減薪的壓力也不少,成就感卻不一定比第一產業的農民高。

「漂鳥」下鄉 永續農業

回家上網尋找「漂鳥計劃」資料,首頁已解釋計劃,確立永續農業的目標:

「台灣農村長期以來面臨年輕人力外流、人口老化的情形,造成農業人力發生斷層的隱憂,依據2007年調查農業指揮者平均年齡為62歲……將影響農業的永續發展…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下,台灣經濟受此不景氣影響造成失業的問題,促使青年陸續返鄉…農委會因應此變局…積極規劃系列農業人力活化計畫,以加強培育農業後繼者……

農委會為促進農業在地紮根,及引進新農業人力,推出「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針對青少年、農業大專院校生或農校畢業生、一般社會青年及失業青年提出二大規劃,本年度除擴大宣傳農場見習、失業回流青年參與農業短期職業訓練,並輔以農業專業訓練、農地銀行、政策性專案農貸及地區性輔導諮詢等農業就業輔導配套措施,以吸引青少年親近農業、認識農業,及社會青年加入農業生產經營的行列,成為農業後繼者,為傳統農業注入新活水!」

計劃在2006年推出,單是首三年已成功吸引逾一千青年投入農耕(未計民辦的數字)。計劃除直接鼓勵青年耕作,還有農村夏令營、農場實習等多種不同形式活動,多方面讓特別是城市的年青一代認識體驗農耕生活,並實際考慮以此為職業。

本港政府連年公佈青少年的失業率高企,主流論述指本港沒有足夠工種吸納他們。與其要我們的下一代從事無成就感、非人性化的工作,何不讓青年回歸大自然,嘗試參與這曾經代表人類社會文明進化、源遠流長的農耕職業;重拾人類和土地的緊密結連,參與「真正的」產業。

適逢粉嶺馬屎埔村正式開辦「馬寶寶社區農場」,並於本周六(31/7)舉辦「仲夏龍眼工作坊」。菜園村村民亦正努力建設本港第一條生態村(雖然仍然被政府多番留難)。民間永續農業,建設本土有機農業社區的呼聲開始醞釀,不繼吸引青年過全職或「半農半X」的生活,如菜園村生活館。本港高級超市,都可以看到眾多台灣及世界各地入口的有米品牌,售價一點不便宜,說明有機農業是有可為。港府會否學效台灣把握契機,借鏡「漂鳥計劃」活化本地農業?

相關連結:
馬寶寶社區農場的FACEBOOK 專頁
台灣農業漂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