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湯家驊
2006-03-17
法政隨筆
--------------------------------------------------------------------------------
香港精神
--------------------------------------------------------------------------------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香港由一個英國殖民地,變為中國唯一的資本主義城市。在這過程中,香港政制由一個以委任為主及行政主導的政治體系,轉變為一個以菁英為主、有代議政制雛形的民主體系。在社會方面,港人一夜之間從英國殖民傳統的蔭護下,回歸到分隔了百多年的祖國懷抱。
在管治方面,香港由一個公務員管治模式,改變為一個受大商家支配甚至壟斷之經濟及政治雜亂的制度。這個制度缺乏廣大市民的有效監察及制衡,儘管社會已進化成為非殖民地式的高度自治體系,但是政策之制定仍沾染濃厚殖民地色彩,由構思、醞釀以至執行都沒有經過市民代表或認可政黨的參與。加上領導層缺乏完整的政治理念、原則或民意基礎,只重經濟效益,漠視貧富差距日益嚴重所引起的社會問題,政策遇上重大意見分歧時,就往往顯得搖擺不定,成為社會分化及不安定之導火線。
這種種重大轉變,在「一國兩制」下給予香港人一個港人治港的憧憬。首次有希望當家作主的香港人,一時有點難以適從、迷失方向的感覺。
沒錯,這是一個迷失的年代。要走出這個年代,香港人需要的,是社會理想的確認,政治方向的引導及核心價值之堅持。香港人更需要一股有力、堅定、有原則及理想之領導力量,透過菁英代議政制的完善及進步,最終達至一個公平、公義的公民社會。我深信這是香港人的願景、香港人的目標。
要達到這願景和目標,首要工作是凝聚和維繫社會上持有相同理念的力量,令到這股力量得以持續,得以擴散。這是我要組黨的原因。
過兩天,公民黨終於成立了。「公民」兩字,對我來說是代表香港最核心的理念和精神:公義和民主。我對這個黨,正如我對香港一樣,有特別深厚的感情和寄望。從去年七月我第一次執筆嘗試寫一篇以「公民黨」為名之創黨宣言初稿,至今天成功創黨,恍如隔世;心中有的是一份熱切期盼但又有少許失落之感覺,想的是功成身退的思念,但面對的卻是普選無期,民主未成的現實。今天只是走出這迷失年代的第一步,現在正是要堅持香港精神的時刻,我告訴自己,我們必須一齊站起來,迎接一個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