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6月23日通過了一項高達五十二億港元的撥款申請,批准在添馬艦海旁地段興建香港政府新總部大樓及立法會大樓。就此,前後擾攘近八年、經歷幾番轉折的添馬艦用地之辯,終於有了定案。
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一事,是香港近年來最具爭議性的政治事件之一,也是港人愛說的「風水輪流轉」之最形象的傑出代表。添馬艦的前身原是英國駐港皇家海軍基地,隨著回歸後英人的撤離,該地用途一直「議而不決」。2002年董建華提議在該地新建一座政府總部,得到了行政會議的通過和風水術師的鼎力支持。堪與行家們根據陰陽、五行、干支、八卦、九宮等學說,分析出添馬艦乃一塊「左青龍、右白虎」的如意寶地,兼坐享背後太平山的旺氣及面前維多利亞港的財氣。政府總部選址於此,不僅可以增加全港市民的財富運道,更可令董特首本人的權勢升至一時無兩的地位。結果,SARS不期而至,政府財政出現巨額赤字,再加上港人「倒董」之心愈發彌堅,中央政府也無奈搖頭。在這種背景下,董建華不得不在2003年的5月擱置添馬艦方案。
「董下曾上」後,本著「強政勵治、福為民開」施政理念的曾蔭權,強調讓「添馬計畫」重新上馬,是自己任期內挑戰中之挑戰、重點中之重點。風水大師們藉此也紛紛獻計,港島乃蟠龍地局,而整個香港的風水龍脈又聚氣于太平山。若就此集齊新政府總部、立法會大樓及駐港解放軍總部于龍脈線上的添馬艦,將更有助行政長官落實個人權勢。從這層意義說來,已經丟空八年的添馬艦問題,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親、疏」政黨一併降服,巨額撥款高效通過,香港的風水師們可謂「功不可沒」。
香港人愛看風水、談風水、用風水,對風水的篤信之深往往達到癡迷的程度,因為香港人深信,只要方位對、地勢佳,可以趨吉避凶,讓事情更順利。這種風水文化在香港,尤其體現在建築哲學上,考究一個「前向秀水客聚財,後靠名山當掌權」:不僅要有地理環境的勘查和風水界「高人」的指點,工期動工前亦需擇吉日向東燒香拜神。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1990年落成的中國銀行大廈,這座在香港主要建築物中唯一沒有考慮風水師意見就修造的大廈,因其成利刃狀的尖角外形,切中了九龍「天星碼頭」的「陽氣」,被指責為90年代初香港旅遊業陷入低潮的禍首。為了避開中銀大廈那柄尖尖刀刃帶來的壞運道,當時的港督府在花園內種植柳樹,滙豐銀行在樓頂放置兩尊大炮,而李嘉誠的長江集團中心在90年代中葉建造時,除了改動基座坐向外,亦得主動降低高度,以向「對方」表示「政治上的尊重」。
近年來,香港的風水學說似乎更加走起了「政治化」的路線。回歸前後,本已被風水界一致推崇為「九龍下海」勢的風水形巒格局忽然新添「回龍顧主」之意,「龍」指香港,「主」的所指自然不言而喻。而虔誠信仰天主教的曾蔭權斥資三十萬,在自己的官邸香港禮賓府修築錦鯉魚池擋官運之煞,更是被批評為浪費公帑,成為香港婦孺皆知的新廉政故事。最新的,就是添馬艦事件的塵埃落定。
在添馬艦事件上,到底是因曾蔭權的政治與名望雙得勢在先,而催生了風水學「專家」們對新址大好地運的齊齊論證,還是因風水學「專家」的乾坤測卦在先,而增添了工程上馬的壯志雄心呢? 儼然一個難解的羅生門,卻是一出黃蓋和周瑜,少一個角都演不起來的香港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