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的根本要義
著名的希臘哲學思想大師蘇格拉底注重人格的精神修養,並講求「知」「行」合一,所以直到生命結束的時候,他仍然保持著永垂不朽的純潔靈魂,而中國傳統社會深受孔子儒家學說影響,亦強調人格的道德一面,重視「義」與「禮」歸「仁」的精神涵養,所以孔子弟子三千,無不以義禮教之,重視立身處世,所以後世子孫儒生,皆以孔子為萬世師表。教育本於「樹人」,而「樹人」的根本在於道德思想價值的層面,這是中西教育傳統以來,並無二致的首重觀念。千百年來,教育皆以精神價值為要,這所以今日的五德教育,仍一直以「德」育為首,而知識的傳授,即「智」的一面,往往只能居次。因為精神價值中的觀念正當與否,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樹人」的根本在於教育出「正當」之人,使人能明辨是非,通情達理,有負責感,做一個合於社會規範的「好」人。能當「好」人,再加以知識上的傳授,回饋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大概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無奈殖民地管治的香港百年教育,似乎與這個遠古的根本目的漸行漸遠。資本主義的抬頭,沿理性主義的極端發展,社會間存在著一片功利享樂思想,而「德」育的傳統優良教育卻慢慢地遭人忽略和遺忘。中世紀以來,西方啟蒙運動、文藝復興以來,城巿商業的高度發展,物質主義的盛行,科學實證的強調,一片工具思維的熱潮席捲全球,這樣的情況底下,德智並重的教育也漸漸受到扭曲。人文學術的地位漸趨低下,而這種風氣更隨著清末民初帝國主義入侵我國,影響到我國一度對自身傳統精神進行徹底性的振盪。今天我們見到的是供奉的孔子像,擺在圖書館門外的萬世師表,卻已經很少人再說到孔子的教學思想了,也很少去想到儒家傳統的根本要義在為人處世當中的重要,更莫說宋明理學的高度道德要求了。宋代大儒朱熹重視「格物致知」,要求一日「格」一物,一直「格」下去,窮物明理。這種思路或已呈有一通向物質的解構意味,但根本的要義還在於明理的德性教育。
回顧中西教育思想,德性教育大概才是根本的教學目的。教育理應本於教人如何為人處世,再次才授以知識。這樣的教育理念,才算得比較恰當吧!
教育與社會的關係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賴教育機構的幫助,而教育的優良環境則有賴社會的造就,教育與社會之間息息相關,從不分離。著名的法國社會學者涂爾幹分析社會現象時,往往強調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社會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而群體的出現,形成不同的個別組識,於是社會就出現了。既然個人是組成社會不可分割的份子,那麼社會與個人之間關係就相當密切了,於是個人的素養優劣,對整個社會的好壞,起了決定性的因素。在這個情況底下,教育就變得相當重要了。自古以來,中西社會都有各種不同的教育形式活動出現,然而「教育」與「教育機構」這些觀念是從西方文藝復興開始而來,中國的獨立教育機構在宋朝已有,但仍不成熟,後來更發展間斷,不過宋朝的文人氣節卻是我國以來最為鼎盛的一個時期。由此可見,教育機構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要是妥善的教育活動,為社會造就出優良的環境,推動著社會向前邁進。
教育對社會的重要固然明顯,但社會對教育其實同樣極具重要。教育與教育機構是社會裡的產品,其必然受著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一個發展完備的社會,教育的發展也會相對容易,而一個崇尚民主的社會,其教育人民亦許多時候會以民主為本,這樣社會對教育的影響,就顯而易見了。資本主義思想的孕育和迅速發展,工具價值的抬頭,階級觀念的出現,分數本來作為成績評核的工具,漸漸扭曲成為目的的本身,使「求學為分數」的不當觀念一度潛移默化,並日益彰顯。或許,這樣的一種扭曲,大概可以說是從社會的大思潮方面衍生而來的現象,情況無不叫人擔憂。香港近年大肆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的觀念,是針對多年以來扭曲的思想而來,希望糾正教育的真正觀念,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要改變社會長久以來加注港人身上的觀念,或許路途還是相當漫長。
教育是教與學,師與生都在成長
既然個人的道德與思想精神價值是教育的根本,又是社會的營養,那麼教育需要的手腕和方法,就很需要同學與老師之間互動式的參與。自學校的設立以來,隨著資本與物質主義的發展,教學法漸漸變得流於形式和死板。這樣的環境底下,教師的角色是個知識的傳授者,活生生像個資料庫,準備把資料一一「寄存」到學生的身上。今天資訊科技高度發達,「地球村」般的生活逼使傳統社會正在高速蛻變,我們以及新的一代都需要在這個大洪流中,投入更多的互動和參與,提高他們的思考和適應力,於是從前「上而下」的教學法,便需要改變。教師不是萬能,資料庫已經無法趕得及來擁有所有世界性的資訊。使用互聯網,不消一秒,即可通達全球網絡,學生視野變得廣闊。教師大概已不能再以知識的優厚遠遠站在學生的前面,於是教師的角色轉變成知識的引導者,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從學習中思考,加強精神涵養,培養恰當的批判式思考和分析能力,有同理心和應有的學養胸襟。要達到引導的目的,這需要在原來的課堂直接傳授外,增加更多的實地考察、校外比賽、學校旅行、生活體驗營、小組討論、專題研習、實地考察、跨學科一類的活動教學配合。師生之間關係漸趨平行而互動,彼此在教學與學習之中進步,所謂教學相長。
生活教育
美國實證主義者杜威曾說「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是存在於生活之中,每一天我們聽、讀、寫、講、看都是知識道理汲取的地方。每一件事情只要加以深思都會變得更加有趣,舉凡一部電影、一篇課文、一幅廣告都存在著深層的意義,甚至足以叫人反思。英國文豪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個「知識」既包括資料性的知識,又包涵著精神的一面。如此,知識的廣泛存在,教與學都在生活裡面了。師生都在這個教與學之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