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當我們的教育工業已發展到要以美女招徠,北京一群民工的孩子卻得不到教育的基本權利。北談朋友傳來淀海區一群民工孩子上學被諸多阻撓的消息,希望能引起大家關注。
*一百名打工子弟家长签名的联名信
海淀区教委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们是肖家河社区的外来打工者,孩子之前就读于附近的打工子弟学校。现在教委在出台取缔打工子弟学校的政策,并作出相关承诺,保证每个打工子弟都能有学上,上好学。对此,我们很高兴,同时也迫切希望政策能落实到位。但是,当我们到附近公立学校报名时,学校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招收我们的孩子:一是学校已经收满;二是以五证不全为由拒收;三是学校非法收取高额费用。对此,我们十分不理解。现在我们的孩子仍然不能就近进入公立学校,开学在即,我们特别着急,希望教委能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落实到校,让孩子们能顺利入学!
我们始终相信教委的承诺不是一纸空文,一定会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北师大农民之子给海淀区教委的公开信
给海淀区教委的公开信
——关于海淀区取缔非法打工子弟学校以后流动儿童在京就学问题的调查报告
尊敬的海淀区教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法》更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义务教育法》说明“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我们现在履行公民的义务,反映打工子弟在京入学的困难。
我们是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的学生,社团长期关注流动儿童子女的教育状况,并坚持做流动儿童子女学校的支教工作。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各区县也按通知要求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由于海淀区是政策的试点区,我们社团基于与打工子弟学校的历史联系,选取了一些被取缔的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的社区(明光北里、佟家坟、肖家河、北坞村、田村),对打工子弟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家长非常渴望其子弟能进入公立学校就学,对政府的规定及举措十分支持,但我们也发现,打工子弟在进入公立学校就读时面临重重困难,情况不容乐观:
1、政策信息传达不畅
教委除了委托打工子弟学校转发《告知书》,没有通过其他渠道将信息直接告知家长。但我们调查了解到,除明光北里社区家长们拿到了《告知书》,另外几个社区家长基本不知情,甚至连取缔的政策都不知道。而且,当家长主动寻找信息时,教委、学区和学校电话都无人接听,给入学手续的办理带来很大的不便。
2、公立学校非法收费
据流动儿童家长反映,部分公立学校向他们索要以“自愿”名义,以“捐助基金”、“集资助学费”等形式收取金额不同的费用,同时不开任何收据。艺师附小要求家长给学校购买办公用品(打印机、电脑等),甚至要求家长交 2000至2万元的费用。北宫门小学明确要求家长上交6000元,甚至高达3万元的“捐助基金”。
这些收费明显违背了,“坚决不允许公办学校以任何形式收取借读费用,一定保证这些孩子和北京孩子有同等待遇”的承诺。
3、公立学校以额满为由拒收流动儿童
在田村、明光北里、肖家河和北坞村都存在附近的公立学校以额满为由拒收的情况。例如,在明光北里社区,据家长反映,他们在收到学校被取缔通知后几天内到附近公立学校询问招生情况,学校却以名额已满为由拒收。但之后有的家长交了捐助基金后孩子仍然可以进入学校。
4、证件难办,公立学校以“证件不齐”为由拒收流动儿童
“五证”指暂住证、务工证明、居住证明、老家的无人监护证明以及户口簿,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即便知道了,很多家长也难以办全“五证”:很多打工者自己做些小买卖,无法取得务工证明;老家的无人监护证明需要回到老家去办,来回的费用比较大,且耗时太长;居住证明办理时,也会遇到来自房东的阻力;在北坞村,家长办理租房证明的时候还需要向村委会缴纳230元的“水费”。
有的社区和学校,还要求“五证”之外的其他证件才能办借读证入学。例如,在肖家河小学报名入学,除“五证”外还要求“流动人口婚育证”和“一证一卡”(2006年税票和房东证)。肖家河居委会也要求婚育证才能办借读证。
有的公立学校以五证不全为由拒收流动儿童,而据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说(新京报/2006年8月10日),这次流动儿童入学,即便没有这“五证”,甚至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没有户口的流动儿童,也可就近安排公办学校或经批准的流动儿童学校就读,所以部分学校的规定明显的违反区教委的相关政策,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5、公立学校以“流动儿童学习基础差” 为由拒收流动儿童
在我们调查的四个社区里,附近的公立学校要求流动儿童参加入学考试。在明光北里,据家长反映,部分学校就以孩子考试没有通过为理由,拒绝他们入学。
6、公立学校无人接待
家长去学校咨询报名相关事宜时,除了门卫,没有学校相关人员负责接待,甚至校门紧闭,家长根本无法了解到学校的招生情况。
7、教委着手执行相关措施的时间太晚
相关措施落实的时间太迟,家长没有信心孩子一定会被公立学校接收,而他们要考虑其他的很多现实因素(例如,老家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开学时间)。譬如,在佟家坟,打工子弟学校在15号招生,21号开学,家长们当时没有得到能进公立学校的保证,就仍然把孩子送进打工子弟学校上学。而附近的巨山小学到了22号才发放招生信息。即使家长渴望孩子能上公立学校,因为这时候已在打工子弟学校交纳了学费,所以转进公立学校的阻力更大。
现在已经是8月22日,公立学校开学在即。但据调查,少数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部分仍在原来所在的学校入学,部分转入其他区的打工子弟学校,部分回到老家就学,还有部分没有学校可就读。这种情况是完全违背了政府“不仅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承诺的,很多流动儿童不仅不能上好学,而且没学上。
我们的调查局限在四个社区内,且有些情况调查不是非常的彻底,但作为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关注在京流动儿童的教育,有义务向政府反映政府政策的执行情况。我们希望海淀区教委保证自己的承诺的兑现,尽快落实具体学校安排这些孩子,以维护政府良好的公众形象、保持政府的公信力、维护国家法律、维持首都的稳定。
此致
敬礼
“一个都不能少”
——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促进流动儿童在京就学工作组
北京师范大学 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
2006年8月22日
轉載自:
http://forum.news.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12&fid=5860&threa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