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洪清田:彭玉榮考中大師弟?東亞學匯豐?

鄭海泉三十年前進不了中大碩士班,後來進入匯豐銀行,可能已成為管理學、人才資源和企業策略的經典個案。

投考中大碩士班時,系主任問鄭海泉為什麼報讀,鄭海泉說要「為人民服務」,系主任厲聲追問,叫他「講清楚說明白」,將來準備怎樣為人民服務,鄭錯愕中講不出,系主任勝利收兵,沉沉一句道:「他自己都講不出將來想做什麼!」(據中大退休教授郭益耀2005年憶述)

鄭海泉那時的「為人民服務」,是保釣、中文法定、盲人事件等等,都是「正常」的人、安分守己的人、知道身分地位的人不應想的和不應說的「無謂事」、不應去的地方、不應進入的禁區、不應做的禁忌。出於不知什麼原因,他都去了,進入了,做了,想了,說了,叫了,不顧尊卑,不顧身分,挑戰建制和權威。

匯豐銀行用這種人,二三十年來也派他做這方面的工作(經濟研究、CPU、立法局、行政局)。匯豐銀行耟集團(HSBC)是一個大Bureaucratic Box,但容納得了(或刻意挑選)一個慣於跳出Box、敢踩禁區、本能地反向思維和否定再否定的異類,適當適量由他多元多向「審時度勢」,發揮他這方面的過人敏感度。匯豐大Box把異類吸納(但仍保其異質性),riseabove異類的特異獨行,化內內外外的挑戰和挑剔為生命力。「匯豐建制和匯豐權威」因駕馭得了不羈的人才而更具生命力。董建華提倡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必然、應有這個基本理念。

任何企業、政經公私組織或社會國家,大概99%的人和事都是《大長今》中今英模式,順大局、跟大勢,唯上唯權唯建制,但總有1%長今,跳出Box,執著直接接觸大自然和社會現實,和建制Box反向思維、否定常規正常現狀(Status Quo)。大突破、大轉向、大換勢,卻往往靠他們這些因正負互生共濟而令眼前權力中人不舒服、令成功人士莫名其妙的異類分子。

用在一時的兵是千日養的,如果沒有長期培養這種跳出Box、直趨天外天、容許反向思維和否定再否定的文化,1%的異類分子活不下去。像長今那樣千次百次冒險犯難、次次化險為夷,只是電視劇。

三十多年後,一群中大生又「不正常」起來,想和說了「無謂事」、去了不應進入的禁區,不顧尊卑,犯禁忌,好像要和眼前成功人士「搶天下」,一起「坐天下」。拉扯推撞之間,東亞銀行的彭玉榮以英文對學生說,「我將竭盡所能(我的權力耟能力)不僱用你們。」

做一個鄭海泉要跳出Box,反向思維、否定再否定,但不是一切跳出Box,反向思維、否定再否定的人都是1%的鄭海泉。彭玉榮可能正在帶領東亞銀行學匯豐銀行的管理學、人才資源和企業策略部署,看看師弟之中誰是99%的今英,誰是1%的鄭海泉,抑或兩者都不是。

洪清田
明報     200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