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轉形,加上外地的勞動人口其實一直有輸入香港,低下階層真的是百上加斤,讀書不成的我求學不逐之後還是求學。試想一想除非閣下起碼已經擁有了一個學士學位,否則怎在市場上找到一份工資合理及有晉升機會的工作?曾經是相失青年的我只好去進修。在之前我天天在家中看書,開始時真的自得其樂,後來卻自覺活在荒島中,那時當然也沒有太多的錢去買書了,上學最快樂的是可以解悶及認識更多我想認識的社會科學知識,而政府給我的借貸除了交大學學費後就是買書了,生活費就找補習。
進了大學後的生活與期望相距什遠,想像中同學間的學術性討論、幻想中的教授與學生的交流、對學術有追求的同學都不存在,現實中有一群忌諱批評、視批評為人生攻擊、學術不是什麼、最重要的是考試中取得的學分、又或只是為完成任務而進來的同學。我明白玩遊戲一定要明白潛規則,才玩得高明,但有一些地方笨一點,遊戲可能更好玩。在學院方面更像流水作業,教授十分繁忙,根本沒有空間去在課堂外指導學生。
圖書館成為了我的安樂窩,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當中,最近主要看Public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中Publiu sector reforming in Asia有關的書。不過事後回想,這與我之前在家中看書有什麼分別?
我的知識份子的身份建構卻在學院之外。最令我快慰的是在RoundTable中參與的活動,在當中認識了不少朋友,也提升了我對學術的興趣。同時,inmedia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去「亂」寫文,及有一群有識之士看小弟獻醜。想起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在這裡「吹水」了。
記得有一次在陳智遠的網上版《頭條新聞》中碰到陳景輝兄,在那天勞累的陳景輝兄剛七一遊行示威完,那天陳智遠向RTHK的人介紹我時,被定性為Inmedia的一員,因為常現我在這虛擬的空間中遊走,其實對Inmedia來說有點不公道。
不過Inmedia的存在對我來說十分特別,因為NGO在公民社會中起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但在現在的社會中,非政府組識原來不需要一定有一個有形的物理空間,在虛擬中可以建構現實,號召一群人去保衛文物。當中的激進手法比長毛的這一類「老手」顯得有力、單純。這像是告訴世界,香港的新生代就在這裡,我們也是關心社會的。結尾我用一本書名來完結,這裡是「我們的地方,我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