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水缸滿瀉 還不趕快閂水喉? ——減少垃圾 韓國、台灣能,香港不能?

眼見水龍頭大開,水缸快滿,趕快換一個大水缸來盛水。還是滿瀉,換個更大的。大些不夠,乾脆弄個超級無敵大水缸——放心,那是用最尖端科技的環保物料製成的……你或者會問,與其一股腦的換水缸,老老實實關掉水龍頭,甚或把水柱開小些,效果豈不更好?同理,政府從沒認真減少製造廢物,只顧花大錢蓋堆填區,又把超級焚化爐說成非建不可,箇中荒謬一如水喉大開水缸密密換。因此,除非政府提出以減廢為主的整全廢物管理策略,否則公眾現階段不應支持引入焚化。

政府最近辯稱,垃圾量增加,是拜經濟增長和內地「個人遊」所賜。這些因素固然存在,卻不是開脫理由。

經濟好,不代表「拎正牌」多造垃圾——難道有錢人胃口特別好,抑或要多穿兩件衫?不然,如何解釋我們每人每日炮製的垃圾量,竟然是台灣 人、韓國 人的兩倍半?甚至超英越美,把所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發達國家都比下去?

香港人是揮霍資源的大花筒

留意了,廢物製造量,指的是扔到堆填區以及回收 的總和,所以不能推說人家回收率較高,或用焚化技術壓縮了垃圾量,才比贏我們。我們香港人,真的比別人都多造垃圾。說穿了,是揮霍資源的大花筒。然而,你大花,等同墊支子子孫孫所需,很沒道理。再說,你願意子孫承傳我們不懂珍惜、藉揮霍來支撐的所謂經濟發展嗎?

政府當然知道水龍頭失控。早在1990年,港英政府推出的《白皮書:對抗污染莫遲疑》,便提醒在1974年打後的15年間,城市廢物量急增三倍;但同期的人口增長,只有30%。換言之,垃圾量以每年10%的驚人速度增長,而每個星期產生的垃圾,足夠塞滿一座交易廣場。

但政府有對症下藥嗎?沒有。

「30年」神話捱不到幾年

垃圾太多,13個市區堆填區相繼爆滿,3個市區焚化爐又因排放二噁英及空氣污染物等原因,逼著關閉。港英政府擁抱「換水缸」思維,花費60億元,興建3座最先進最大型、預計可用30年的策略性堆填區。它們在1993至95年相繼落成,但這「30年」神話捱不到幾年。到了1997年,香港的垃圾量已提前達至2001年的預計水平。「堆填區爆滿!」,成為環保官員的新口號。

2005年,當年主管環保的廖秀冬 局長發表了另一份重要的廢物處理文件。文件同樣以1974年的廢物量作基線,指出至2004年的30年間,人口增長一倍,但製造廢物的速度,卻如癌細胞分裂般驚人——增加了六倍。

「個人遊」計劃在2003年7月才推出,但上述數字說明,我們的水龍頭早就開著,而且開得老大。別把垃圾的責任,推到內地同胞身上了。

時至今日,堆填區擴建不成,政府沒汲取教訓,反倒變本加厲,大推焚化爐——而且一開價是兩座,而非原先講的一座。然而,焚化爐即使要建,也應該用來燒無法處理的垃圾,而非謀殺資源。

廖秀冬對症下藥開出良方

去年,香港回收了1027公噸廢紙,但丟到堆填區的廢紙更多,有2064公噸,佔堆填區每日處理量的23%。連同1705公噸的塑膠,加起來就是42%。別忘了,這兩者都是可回收而被浪費的資源,不是垃圾。「香港是發達的城市,在丟棄垃圾的數量上尤其『發達』。」以上的揶揄評語出自環保官員的嘴巴。

廖秀冬在2005年的報告序言中,對症下藥開出以下良方——「我們必須改變消耗型的生活模式」,並定出每年減少1%廢物製造量的目標。只是,後來者無此承擔。

水缸滿瀉——還不趕快閂水喉?這是3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但是高官們卻用數字戲法和高科技煙幕,企圖蒙住我們的眼睛。廢物問題無疑迫在眉睫,但我們最需要的,不是一個曉飛的高科技水缸,而是閂細水龍頭。這不是天方夜譚,至少韓國人台灣人都做到了,為什麼我們不?

文:朱漢強
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