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陣的任務未完——寫在七一之後

文:陳家洛

國務委員唐家璇回應「七一」遊行時表示,注意到香港報章的一個說法,就是遊行的規模及人數愈來愈少,不得人心。

恕筆者直言,這不
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回應。即使是借了香港報章「過橋」,也掩蓋不了那種唯我獨尊、漠視人民訴求的長官氣焰。中央不是說過希望港人和諧團結嗎?難道中央仍然不
明白董落曾上之類的人事調動,根本沒有滿足香港人要求盡快普選的主觀願望,更不能真正有效地處理因權力過度集中而導致政策傾斜、問責不足等客觀問題。

中央勿錯摸民情

最新的民意調查有系統地顯示有六成的市民支持普選。同時,行政長官曾蔭權的民望在蜜月期中保持八成的支持度,眾望所歸。有趣的是,如果香港人真的不顧制
度改革,只要能人治港,為何我們在民意調查中找不到此消彼長的現象?事實上,追求民主的理念早已在香港社會紮根,加上近二十年普選各級議會的經驗及在世界
各地大選消息的薰陶下,市民對民主選舉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高水平。

換言之,換了一個不得人心的政府確實有助紓減民憤,但撤換政府的手
段以至曾蔭權政府的產生過程,卻難以取得很多市民的認同。這是個不能迴避的難題。中央愈是不肯開放政制,或起碼容許一個合理的時間表,採取主動拉近大家的
文化距離,「求和諧、求穩定」只會成為一種自我催眠的政治口號而已。

日前,在一個由三大智庫合辦的論壇上,有論者把中央的角色形容為我
們需要的空氣般這麽自然。這是常識,筆者不得不認同。不過,為了務求幫助中央慎思明辨,老實話還是要說的。中央對特區的施政,一收一放,都會直接影響我們
的生活素質。「七一」當天,不少市民對着一個名為「北京木偶」的曾蔭權木公仔報以掌聲和會心微笑。這不單只是下午參與民間人權陣線遊行的市民的反應,就連
傳統左派的人士,對曾特首亦抱有懷疑的態度,只是無奈中央的參與實在太深,抓得太緊。

中央是否也應該反思,在打壓香港民主發展的空間同時,又不經意地製造了新的矛盾?香港政治富有多元的色彩,不怕公平競爭。然而中央一再反其道而行,務必令曾特首自動當選,這種人治的思維,跟不上國家發展的客觀需要,更非香港之福。

公民社會嘉年華

今年「七一」大遊行的人數的確實數字,一如以往將會是個謎。但是,無可否認走上街頭的群眾是減少了,在一片唱好和諧、民主運動勢弱的情況下,依然有數萬市民堅持「七一」上街,是一種不可輕視的公民力量。

不少論者在「七一」之前批評主辦單位民陣設定的主題不清、缺乏有迫切性的議題令群眾非參與不可、讓同志團體成為其中一個領頭成員引起的爭論、搞了一個
「似是而非」的全民投票(模擬公投)等。他們當中也有積極參與前兩次的「七一」大遊行,親身體驗人民力量。因此,筆者建議民陣在檢討今年「七一」遊行時,
應主動接觸一眾批評者,了解他們的分析,亦跟他們集思民陣的未來方向,以助將來發動集體行動時得到更多的諒解和支持。

就筆者「七一」所
見,民陣是成功地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不同的民間訴求在同一時空下產生共鳴。除了爭取民主、要求○七╱○八年普選外,還有居港權人士、外傭、單親家庭、婦
女、同志、反全球化、批評迪士尼的大專生組織各自把他們的訴求公開而平等地表達。「七一」大遊行就由第一次的「反廿三」、第二次的「爭普選」演化成今次的
公民社會嘉年華。以往,不同的民間組織的訴求多被忽視,今次民陣採取了一種混合的模式,增強了各持分者團體的角色。最重要的訊息,應該是香港支持民主、多
元和共融公民社會的顯現。如此成熟的公民社會和人民素質,應該值得客觀的肯定。

對於民陣,批評者透過不同的參考點,可以得出南轅北轍的
期望。可是,民陣是個橫向的民主平台多於一個嚴謹的政治組織。它的活動形式、議題、方向最終視乎參與團體的平等互動的結果。民陣有多向度的社會和政治改革
的意識形態,但是沒有一個凌駕性的個人或集體領導力量。這種組織形態自有其可取之處:多元、平等、彈性大,視乎形勢需要,機動性可進可退。可是其短處也十
分明顯:決策效率不高、內部爭議性強、發言人在民陣內外的認受性容易被人質疑。

平心而論,筆者不贊同隨便把民陣視作一個單一議題的運
動,又或視作一個有權威號召市民作集體抗爭的政治組織。這兩種觀點各有其偏頗性。民陣是個土生土長的民間社會的縮影。它在○三年的重要時刻,提供了讓市民
自發參與的平台、渠道,讓人民力量爆發出來。今年「七一」只有數萬市民上街,並不代表民陣失敗了,或被市民拋棄了。基於以上的分析,筆者不認為民陣的歷史
任務已經完成。

民陣的最大隱憂也許是在中央否決普選、言論自由被日漸削弱、傳媒自我約束成風的不利情況下,能否堅持說實話、做有利公民平等參與公共空間的實事及爭取連一些民主運動的盟友也視之為「似是而非、不切實際」的理念。

《信報財經新聞》
20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