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毛孟靜: 「烽煙」政治

信報財經新聞   毛孟靜
2005-07-06

--------------------------------------------------------------------------------
 
雙聲道
「烽煙」政治

跟「黃毓民」相識多年,從他處得到最大的一句讚美,是「港台炒你明益我!」那一年,我在港台與楊吉璽每星期主持一次電台「烽煙」節目《自由風》,據內部收聽率調查,時段頗受歡迎,一次且得張敏儀自東京來電,公開說楊與我是「港台最佳拍檔」之類的話。自我感覺尚極度良好之際,就給攆出這個節目。

名嘴時代終結

  那時,在差不多的黃昏時段,黃毓民在商台周一至五主持一個叫《七鐘聚》的類同節目。那時,我等都認為,只有官台才會受政治壓力,不得不作出一點「自我約束」,而商台在商言商,有市場就有空間,空間且會大得很。

  但經過去年一場連綿的名咀風波,上述論調似乎再站不住腳。所以,在這一年的「七一」遊行翌日,忽聞商台與黃解約,且即時生效,也不覺得太突然。突兀的,是資方看來不惜一切似的表現。事件的個人驟然觀感,也就是梁文道的一句結論:象徵香港名嘴時代的終結。

  諷刺的是,上周初還剛聽聞港台高層或者大概可能說不定地在考慮邀請黃毓民主持節目,忽然出現他「被炒」這個變數,令情況吊詭得很。

  原本認為,黃毓民在港台正規開咪的成數不高。因為儘管港台話說享有編輯自主,要請誰就請誰,但近月縈繞港台的大圍氣氛,卻一是曾蔭權(重申)下令港台須作官方喉舌,二是曾俊華(重申)說明官台不應與商業招牌競爭。

  上述兩項長官意志,都不見得有什民意調查數字的支。但香港沒有正式民主,在號稱強勢的領導下,領導人說一就一,話二就二。有關港台路向的所謂爭議,目前仍只停留在播賽馬、辦金曲的範圍—雖然政府干預的味道已重得無以復加,已經夠糟了—但形勢發展至今,似乎還未上升至政治層次。

  回看黃毓民,他可符合上述條件一,成為官方喉舌?這個,相信人皆存疑。但也許只須替他找個公務員拍檔淨說政府的話,該就可以平衡抵銷。而條件二就更可重新斟酌,眼下的情況是,黃毓民不容於商辦電台,即是說他缺乏市場,即是說他形勢小眾,也即是說他有大條道理在公眾頻道找得言論空間。是鄭經翰論港台,「一句話,公眾頻道就是小眾電台」。

  更諷刺的,是上周初更早時候,聽說港台收到「外界」建議,謂不如就請鄭經翰和黃毓民這對真正最佳拍檔打孖上,主持「烽煙」。這個建議,這款組合,讓港台搔頭抓耳的顯然不是黃毓民,而是鄭經翰。

  鄭如今是打正旗號的政治人。在芸芸六十個立法會議員中,獨獨給他一人言論平台,彷彿不大好。即使說他是民選議員,可以代表到民意,但民選議員總也仍有足足三十名,單單揀他,好像仍說不過去。也會有人質疑,為什不揀「保皇黨」要員,要揀民主派中人?

放眼下屆立會

  甚或有人追問,鄭經翰還算是民主派嗎?本報曹仁超一欄日前標題謂曾蔭權「釣到大石斑」,當中影射鄭「大班」之意昭然若揭。在特首「選舉」期間,曾蔭權明明已給「超額認購」,鄭大班仍落力為曾拉票一役,確大大有損鄭經翰歷來抗衡以至抗拒權力的形象,構成個人形象危機,好像他忽然變成親近權力,以至代表權力—隨時會有人品評,呀,鄭經翰搖身一變為「官方喉舌」!

  這種發展,豈止令人遺憾,誠屬不幸。而黃毓民的出路,在香港地,以他的才情,不可能懷才不遇。眼前一個可能,是他可加入網上電台繼續發揮個人魅力。雖然透過電腦聽電台仍未成本市潮流,確仍是小眾得很的媒介,或不合他的脾胃。一個較長遠的選擇,是養精蓄銳三年,參選下屆的立法會。當然,三年長的日子,在政治上,就似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