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母語教學非次等考慮

以教學語言把中學劃分為兩大類(英中、中中),是殖民地時期「重英輕中」的教育政策。部份家長為子女的出路着想,把他們送進英文中學去,不管這些學校是否「掛羊頭、賣狗肉」,寧願靠運氣一博,讓子女接受不夠程度的英語教學。即使不夠程度的是自己的子女,也不妥協於「母語教學」的宿命論。

教統局推出諮詢文件,促請未達標準以英語授課的學校「下車」,就政策而言,是撥亂反正,但要改變標籤效應,還有一段路要走。

即使政府有意向實行「母語教學」的學校加強資助,家長和社會在界定學校的性質時,仍會把教學語言視為標準之一。我們不否定,「下車」後的中文中學也有改善師資和改進教學的動力,也不否定不夠程度的英中要「正名」,但更可預見的是:實力優厚的英中不會停留在教學語言的爭持上,並且早着先鞭帶領學生邁進廣闊的「學習領域」。香港將會出現「超級中學」:中學高材生比一般大學生更出色。

不少論者似已認定中文或英文不過是一種教學工具,選擇哪種工具在課堂上應用,視乎學生能力。學生聽得懂,產生學習興趣,以至能「學會學習」,那種就較好。

這種「工具論」停留在「課堂管理」的階段,目的在減少學生打瞌睡,迴避了教學語言對思維、表達、文化感受能力的影響。

「母語教學」不應是「英語教學」的次等考慮,甚至不是對等的考慮。教統局以一局之力,不可能改變中文在「地球村」的地位,解開「母語教學」的死結,使其成功,讓家長改變標籤觀念,就要證明「母語教學」同樣需求優秀的教學人員來實踐,更不會妨礙英語能力的提升。

過去以英文授課的教師,如今轉換為中文授課,就應利用中文的優勢,創造可媲美英語授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模式。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我的語言能掌管甚麼,我的世界就有多大(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s the limits of my world)。」語言就是世界。我為甚麼快樂?因為我能理解語言使我認識的世界,我不會為我不認識的東西而困惑。反之,我不快樂,因為語言帶來認知上的障礙。香港學生,不應把自己綁死在母語(廣東方言)所指涉的認知範圍內,要從廣東歌、港產片、古裝電視劇出發,戒除不良語文的污染,學曉用中文描述「通識」、「全球化」、「知識型經濟」,再打通通向世界文化寶藏的大道。

改變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困擾,應先改善母語的環境,讓中文既優雅又有用,並且不可輕易被取代。目前香港人所運用的「母語」,只是一種地方語言,它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局限,不能「我手寫我口」而成通用語是個老問題。用這種中文與世界溝通,肯定有捉襟見肘的一天。我們未來的工作,不但包括編寫中文教科書,包括繙譯世上最好的著作為中文,也包括搞好互聯網上的中文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學習優秀民族的語言,感受一下文化的brainstorm。

陳德錦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