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中史,老師說鴉片戰爭裏,有人思疑西人用邪術,方能使大砲百發百中,於是有神棍叫將軍用糞桶對抗大砲。一直半信半疑。到今天自己要講,找找資料,發現連詩也有人紀錄了下來:
楊枝無力愛東風,參贊如何用此公;糞桶如何施妙計,穢聲長播粵城中。(《眉蘆叢話》.清.況周頤)
「楊枝」是指用此計的執行抗英行動的清朝參贊楊芳。至於糞桶所裝的,也不必細表了。不過,我必須說,楊芳去問他的道士顧問時,他要他用的是民間污物,越污越妙。
我們接著要說的,就是,喂,你看,那時的中國人多愚昧,所以哩,我們現在就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沒錯,歷史的事實是我們曾經落後過。(當然也先進過,當年廣州的經濟是世界第四大的。)不過,當你提過這些失敗、無奈甚至是無聊胡鬧(「神功護體」!)一次又一次之後(即是至少將同樣的故事說到清末甚麼現在),令人覺得瑣碎而無聊的問題是,慢著,那是不是說,中國人總是這樣迷信、保守、緩慢?
至少,中國人激進過一次,就是實行了一次共產革命。但中國人不得不掩面嘆息:還是保守一點好了。
如果我們總是要說,以史為鑑,那麼,我們至少要為現代中國驚訝一下:誰走過這種經濟先行,政治緩步的現代化?這個驚訝不是在他們的成功,而是在於他們對歷史負擔的重新演譯。思潮和意識形態不再主宰國家:不論是馬克思、自由主義、民主、前現代、後現代,通通解釋不了現今中國的政策取向。當然,你還是可以說「實用主義」也是一種主義,不過,當儒家在現代也找不到立足點的時候,中國去了哪裏?
然後,你發現,那些無聊瑣碎的空話,有時倒是告訴你自己是誰的起點。有意義的,才能成為老調。
te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