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梅蘭芳的人生百味

「誰要是毁了梅蘭芳的孤單,誰就毁了梅蘭芳」邱如白斬釘截鐵地向孟小冬說出一個著名伶人的生活事實。陳凱歌說世人只知梅蘭芳的演藝事業及其風光成就,卻鮮有了解這位京劇大師的傳奇一生。這位第五代大導獨具慧眼,指出梅蘭芳的一生充滿矛盾,而每一矛盾背後的掙扎卻道出了人生百味。

時代巨輪中的親情
出生於政局急劇變動的清末民初,畹華(梅蘭芳的原名)自小抵受著先祖父輩的傳統壓力,幾經取捨,演藝之路走來不易。小時候的畹華在一緊閉的小房子裡收到大伯受刑前寄來的遺書,叮囑他離開梨園世家,從此做個凡人。可是,畹華未有聽從大伯的遺言,在繼承與放棄之間選擇了前者。只是抉擇以後,大伯的一紙家書卻成為整部電影的線索,永不磨滅地一直伴隨著畹華成長。陳凱歌安排了大伯受「紙枷鎖」之刑,充滿了象徵意味,「紙」被撕破容易,卻難在受刑者敢與不敢,真正的「枷鎖」是西太后的權力,以至傳統的規範。

現代思想衝擊傳統觀念,西哲傳科認為這是永恆不變的定律。只要傳統主流存在,必然會有反動的力量與之抗衡。有別於大伯,畹華無懼歷史教訓,正視藝術發展。畹華在十三燕(畹華口中的爺爺)的撫育底下長大,對十三燕的話一向言聽計從。可是,時代驅使進步,畹華在邱如白的指導下,毅然要求爺爺改戲,改戲不果,繼而忍痛走向比拼。爺孫比拼成為一時佳話。邱如白說畹華站在時代的一邊,能夠打敗十三燕的也就是時代。歷史巨輪推動前進。新中國掀開歷史新的一頁,守舊傳統都被擦了擦,翻了番,徹底改頭換面。一齣〈一縷麻〉打破傳統「大團圓」的黃金定律,希臘西來所重而為中國所輕的悲傷結局,率先以本土故事搬到台上,結果轟動得一時無兩。爺爺謝世一幕,畹華跪下接受了一生的承諾:把低賤的伶人地位提高。

為藝術而犧牲的愛情
哥夫曼的戲劇理論指出演員在前台的演出與後台的自己可以完全不同,但畹華卻不盡如此。戲前的梅蘭芳與戲後的畹華,外表一女一男看似判若二人,內心卻具有同一樣的孤單。成功的梅蘭芳全因他獨有的內心生活。邱如白說「誰要是毁了梅蘭芳的孤單,誰就毁了梅蘭芳」為藝術而活的畹華,平靜孤單的內心似不容許半點的舞動。孟小冬的出現衝擊著梅蘭芳平靜的心靈。先是一齣〈遊龍戲鳳〉交織出梅孟二人的自由戀愛,接著借歸還傘子在兩房行廊之間踏出愛的舞步。畹華拿著紫色的傘子站在行廊之間與小冬邂逅。小冬問畹華為何站在門前,木訥的畹華說沒有鑰匙,可是小冬推門便開了。兩人相對一笑,畹華轉身向前,小冬轉身向後,二人的動作彷如正在跳舞,感情大進。

小冬的紅花示愛,畹華的紙飛機,陳凱歌細膩的描寫牽動著二人感情發展的高峰。有了孟小冬,梅蘭芳的愛情使他不再感到心靈的孤單。可是,福芝芳(梅蘭芳的夫人)的醋意,加上邱如白的進逼,梅孟二人的感情終告破產。福芝芳氣匆匆找上孟小冬說梅蘭芳「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兒的。」一語道破了梅蘭芳為藝術而生的現實。陳凱歌用心經營梅蘭芳魚與熊掌兩難的局面,同時透露出伶人寫實生活的矛盾情況。自古以來,中國藝術家多重視「虛靜」,要求保持內心的純靜,並相信只要內心純靜,便能於虛空中呈現萬象,演活角色。邱如白說:「誰要是毁了梅蘭芳的孤單,誰就毁了梅蘭芳」使孟小冬逼不得已的離開。西方藝術亦強調藝術家對人物內心的揣摩,過度的感情刺激與藝術家原有的心境背離,這多少阻礙了角色的內心展現。梅蘭芳的成功全繫在他心底的一份孤單:「他心裡的孤單一直都在,他的一切都在這份孤單裡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紙飛機」不得不墜落了。

赴美演出的勸進友情
作為梅蘭芳的「三哥」邱如白與六爺,並兼著梅蘭芳的經理人的角色。電影開始不久,邱如白出場演說,梅蘭芳出場聽講,不久,梅蘭芳演出,邱如白觀賞,彼此可謂惺惺相惜。邱如白深受梅蘭芳的演出感動,不但去信主動聯絡,並且為了與梅蘭芳共同改革京戲,甘願放棄所有,包括四代官位、財產、甚至與把母親氣死。邱如白與梅蘭芳結義金蘭,燒香在前,以伯夷、叔齊兄弟之情比況,矢志為京戲改革事業奮鬥。但伯夷、叔齊當日捨生取義,餓死山頭,邱梅二人的命運又如何呢?後來,邱如白賣掉一切家產,務求與梅蘭芳赴美演出。可是,福芝芳為了安穩,替梅蘭芳拒絕了邱如白的要求。

福芝芳說自從認識了邱如白,梅蘭芳就好像扣了枷鎖一樣「沒有自由」。古往今來,伶人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經理人替伶人辦好一切演出事宜,伶人就得跟著去辦,活像牽著線的玩偶。梅蘭芳質問邱如白說赴美萬一失敗呢?「我會不會像大伯一樣?」大伯紅遍京劇界,最終得罪了西太后而身亡,他的遺書一直成為梅蘭芳成長的陰影。邱如白看準梅蘭芳愛上孟小冬,便要孟小冬勸服梅蘭芳赴美,這自然是希望梅蘭芳事業走上高峰:梅蘭芳赴美將成為中國第一人,也可能是世界的第一人。在孟小冬離開後,梅蘭芳在鏡頭面前第一次留下熱淚,這也是惟一的一次。不久,梅蘭芳便仗著爺爺臨終的話「輸不丟人,怕才丟人」便決定赴美了。這時候的梅蘭芳可謂孤注一擲。

民族大義的國情
歷經圍繞親情、愛情與友情之間的種種矛盾與掙扎,陳凱歌把梅蘭芳一生的事業推進了嶄新的高峰。大伯的遺言、爺爺的叮囑、愛情的捨棄、友情的推進,梅蘭芳一路走來,都為著京劇事業不停打拼與奮鬥。現在的梅蘭芳已經蜚聲國際,得到國際間的認同,但是對於陳凱歌來說,真正能表現出梅蘭芳的還在於他的民族大義。

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促使中國本土的一度淪陷。日本軍官田中隆一自小觀賞梅蘭芳的京戲成長,而日本官方有意邀請梅蘭芳為其演出。電影至此,曾一度稱梅蘭芳為梅博士,可見梅蘭芳的演藝事業的成長。梅蘭芳身為中國京藝大師恥為敵軍獻技,故此,他從息演到選擇自毁,誓死不願為日本服務。梅蘭芳到了醫院受以藥針,不措使自己身體虛弱以致無力表演,最終於記者會前的梯間跌倒人前。這時的梅蘭芳甚至留有鬍子,表明自己拒絕向日獻媚的決心。倒下以後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梅蘭芳以京劇大師身份,重新走在人前… …

《梅蘭芳》演的不是梅蘭芳的真實全部,也非梅蘭芳的史實之全部,卻是表達梅蘭芳作為一代宗師的最佳成長記錄。陳凱歌透過梅蘭芳成長路上,面對親情、愛情、友情和國情的種種心裡矛盾,掙扎於「紙」與「枷鎖」,體現出即使一代宗師,也不過是「凡人」,同樣經歷著人生百味。只是這個所謂「凡人」的梅蘭芳「應該不朽」。他永遠叫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