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的所有新聞和評論(詳見善待芙蓉姐姐一文)都於主流媒體封了, 大概也是中宣部的指令. 但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這是查禁的名目是 "庸俗", 我想真是全球首創的查禁理由!
信海光的評論:
芙蓉姐姐還能露面之前,連嶽在《城市畫報》上借先賢之口說: 一個人若是一心想禁止庸俗的言行,肯定是反民主的人。接下來他解釋說: 這個世界總是會有庸俗的東西,你要禁它,你就得認為自己比庸俗的人高一個層次,因而能替他們判斷,關心他們的審美與志向,越俎設計他們的未來,一提到他 們,就恨鐵不成鋼,應該如何如何,必須如此如此,一步步走向精英與威權,自然與人人有話說的民主精神南轅北轍了。作者的話我並不全認同(見下),但卻十分精彩,因為,話音尚未落地,已經有人進來對號入座了,可不,你現在還能看到芙蓉姐姐麼?
2004 年9月,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家富瑞迪FrankFuredi推出了一部新書,題為《知識份子都到哪里去了?對抗21世紀的庸俗主義》,聲稱以追求真理和介 入公共事務為使命的知識份子正在英國消失,而一種“弱智化”(dumbingdown)的文化正在蔓延,庸俗主義(philistinism)充斥著整個 從學術、藝術到文化的各個社會生活領域。他認為,在時尚而膚淺的文化多元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文化精英越來越宣導“容納”精神和政策,使大學教育 向邊緣和弱勢群體開放,但這種容納開放逐漸演變成了對學生的“迎合”,代替了嚴謹的知識要求,導致整個教育自上而下的平庸化。當今的大學(甚至包括牛津和 劍橋這樣的英才重鎮)的教育標準嚴重沉淪,“為知識而知識”或“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粹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恥辱,淺薄的工具主義和實用主義政策使整個年輕一代 陷於“弱智化”的文化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