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林行止記性真好,寫到冇野寫就想起半年前london review of books的長文。同時請看英國衛報這篇講述美國如何壓制批評以色列言論的文章──"The land of the free - but free speech is a rare commodity "。
阿拉伯回教激進分子何以和美國不共戴天?一句話,這是美國過分偏袒以色列有以致之。二位美國知名學者在三月二十三日的《倫敦書評》上發表長文〈以色列游說和美國外交政策〉*,對美國與以色列的關係作了非常詳盡的剖析,有助我們了解中東亂局以及恐怖活動頻仍的根源。
以色列於四八年立國以來,迄去年底,一共從美國手上獲得形形色色一共一千四百億(○四年的美元.下同)的經援,雖然該國近年經濟增長勢頭甚佳,去年人均GDP達二萬四千六百(同期其近鄰敍利亞三千九百、黎巴嫩六千二百、伊朗八千三百),但二十一世紀以來每年仍接受三十億「直接美援」;和其他接受美援的國家每季收錢、如果用於軍事上必須購買美國產品不同,以色列是一次過在財政年度開始時取得全年現金援助,等於援款還有利息進賬(猶太人的精打細算,在這些小地方充分展示),而且可以自由運用這筆錢,即使用在有違美國外交政策比如過去西岸建立殖民區上,美國亦不能反對。除此以外,美國去年另外撥款約二十五億供以色列發展武器,還可以購買對大部分國家禁售的黑鷹直升機及F-16戰機;更有甚者,美國與以色列分享北約成員無法獲得的絕密情報,對以色列獲得(acquisition,沒有說明是本身研製還是進口)核武眼開眼閉,不置一詞!在外交上,美國亦予全力─幾乎是盲目的支持,自從八二年,美國三十二次運用否決權(比其他成員否決提案的總合次數還多),反對安理會任何不利以色列的提案。
美國對以色列的「格外開恩」,外人很難理解。在冷戰時期,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看門犬,遏制蘇聯在區內的擴張,有其作用;如今冷戰成為過去,以色列的「戰略地位」已失,美國仍然對之「愛護有加」,主要是「美以公共關係委員會」(AIPC,下稱美以委員會)在美國政商二界影響力不同凡響之故。《財富》雜誌在九七年、《國家周刊》(National Journal)在去年三月的「民調」中,美以委員會是僅次於「美國退休者協會」而比「全國勞工勞聯」影響力更大的游說團體。
成立於五十年代初期的美以委員會,其核心成員均為美國死硬派猶太人,它還網羅了同情以色列的包括政客、傳教士及傳媒人的基督徒,可說是猶太人與基督徒的結盟。美以委員會的唯一目的在爭取美國府會善待以色列,事實顯示其目的已達,上述美國對以色列的種種優惠,便是該委員會成功游說的成績。據其網站(www.aipac.org)簡介,委員會成員每年與國會議員會面二千多次,成果是國會通過了百餘項有利於以色列的議案!游說在西方國家特別在美國是合法活動,只是美以委員會勢力龐大,把所有批評以色列的人打成「政治不正確」的「反猶分子」,等於在聽不到反對聲音下進行「單邊游說」;而「反猶分子」在國會被孤立、投入競選時很難獲得捐款(民主黨議員平均捐款六成三來自猶太組織及個人),如果是評論者,則無可避免會遭受主流媒介(如《華日》及《紐時》)的圍剿。
美國一面倒向以色列,可說並不符合國家利益,七三年令油價飛升的石油禁運,便是當時美國國會通過特別法案撥款二十二億軍援以色列肇致;而全力支持以色列令美國不能公平公正地處理巴勒斯坦立國問題,令阿拉伯世界反美之聲四起;加上赤裸裸武力推翻阿富汗塔利班及伊拉克侯賽因政府,即使贊成美式民主的阿拉伯人,亦對美國的外交尤其是中東政策大為不滿。
在這種情形下,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恐怖活動」便成為「自由世界」心腹大患,在可見的將來,不論哪一黨執政,只要美以委員會影響力仍在,美國的外交政策肯定無法令中東達致和平,「恐怖分子」更不可能偃旗息鼓的。
*J. Mearsheimer和S. Walt:〈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 LBR Vol.28,NO.8,二位作者分別為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政治及國際關係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