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李育成: 教育私營化的路線圖

希望育成不介意我全文轉載於此, 覺得有利於這邊的討論...

-----------------------------------------

近日在香港鬧得火熱的教育改革政策,弄得滿城風雨。可是,當人們在爭辯李國章和羅范椒芬是否需要為自殺老師負上政治責任,媒體和輿論好像忘記了教育改革的真正動機和深遠的影響-逐步走向私營化。

到現在為止,圍繞著教育改革的爭論,都是集中在政治責任,卻沒有反思所謂的『教育改革』,是為了學生利益,還是為了企業利益?也許有人認為兩者沒有矛盾。問題是,抗議人士要求政府正視教視的處境,沉重而繁瑣的『教改』工作,不再由老師負責,而是由行政人員負責。


是,學校融資大增而政府宣佈不再負擔,遂逐步走向外判化、私營化,帶來學費大增,順理成章地實行用者自付,公營學校變成提供基本服務的學校,優質學校被迫
走上私營化道路,補習學校集團走進正規教育『市場』,加入競爭行列,師生關係不再是傳統的人格教化,而是純粹功利主義的追求卓越。

這個時候,我們的教育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光景,我們下一代的品格又會變成一個什麼模樣?基層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大受影響...

整件事,不論是你站在何方,最終還是被用作促成私營化的棋子。李國章、羅范椒芬,就算是下台,結局還是一樣。

不要忘記,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始作俑者之一,不斷以自由貿易的成功自居,也正在促成服務業協定的談判,要求會員國開放服務業市場,當中包括教育行業。政治化抗爭埋沒了理性討論教育改革的時候,我們的媒體和輿論是否把教改看真一點,看深一點呢?

我不是在寫小說,今天的醫療改革已經使基層市民百上加斤,醫療服務融資備受爭議,未來同樣的問題也將會發生其他公共服務,教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