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前的古文是沒有標點的。
沒有標點,
就是沒有句子了?
不見得,
你讀下去,
心裡就在「斷句」,
你如何「斷」,
是個關鍵,
否則就沒有民間荒唐鏡審死官的狀文笑話。
你讀,
就要斷,
不讀,
就不斷。
斷與不斷,
生與不生,
死與不死,
在乎「行動」,
在乎「意願」。
你讀與不讀,
就是兩個世界。
不讀,
就渾沌一片!
決定「讀」,
就三千大千世界了!
一篇文,
斷句之不同,
就有N次的「讀」法。
現代文章有標點,
減低謬誤度,
但一樣可以「誤讀」,
否則都幾難調虎離山,
找「阿你」出來相見。
這即是說,
你有點無點,
都很難禁止人的「主觀意願」,
這就是發展成「觀眾心理學」的主因。
你掌握不到觀眾想要甚麼,
才能決定走從眾路線,
抑或創新路線,
要大路還是筆走偏鋒!
最後,
是否要雅俗共賞?
像心理學時拿出來照寶的美女巫婆畫,
你看是美女,
他看是巫婆,
左右逢源?
當然不是,
而是要你看到除你的「我」之外還有別人的「我」,
除了歸納法之外,
還有龜立法,
龜立法是甚麼?
就看你如何「斷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