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彤:《人性與德性》(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4)
這是一本關於「敘事倫理」的小書,在漢語神學界中,屬於一本將近三十年西方倫理學轉向的引介書籍。究竟這三十年在倫理討論上有何轉向發生了?
簡言之,便是由一種主張客觀主義的價值判斷,轉為從一個實踐倫理的人如何面對實際處境的方向來考慮問題。再簡單地說,即是由一條條道德命令判辭的向導,轉到關注個別情境作考慮的向導。在整個轉向中,於基督教界最為矚目的是Stanley Hauerwas。(在哲學界則是Alasdair C. MacIntyre)
回顧香港教會的倫理情況,其實大都落在未轉向之前的思維中苦無出路。基督教會一方面要面對一條條道德的戒律,另一方面,當運用它們時,又會覺察到它們的有限性,未能回應和處境當下複雜的處境,畢竟,教條式的倫理規則過於靜止、高超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予人冷冰冰的感覺;然而,在社會未有一套新的思維時,這仍是教會不得不用,否則會陷入沒有倫理道德中,到時將會更亂更難收科。
在這桎梏下,敘事倫理便有如一顆救星,把基督教會從冰冷的教條,向著聖經指教的人性出發。敘事倫理所突出的是關注一個人(群體中所定義的人)的處境,他/她作為一個個體,如何實踐他/她的信仰在生活中。舉個聖經的例子來說明敘事倫理吧!
使徒保羅在教會的書信中,曾經就食肉食素的問題作過一種「敘事倫理」的考慮和教導。當時的文化如同我們的傳統文化,喜歡吃拜過神的祭物,又甚或是許多時候,食物都會經過一些祭祀的禮儀後才在市場販賣。有一些教徒便認為他們不應吃這些祭過偶像的食物,因為這是不潔,又會有可能觸犯上拜偶像的罪(沒有拜也有同謀之嫌);但有一些卻認為這些食物無傷大雅,反正不是食物叫人成聖,而是主耶穌使信者得自由,故照食可也。保羅在處理這紛爭時,並沒有放縱信徒去吃祭過偶像之食物,也沒有完全禁止他們不要吃。這看似是兩頭蛇,但其實卻是從一條命令——拜偶像,不潔之罪中,跳了出來,轉以由每個信徒憑著他們對別人的關懷與愛心而判定如何去行,從單一教條去到對信仰立體的理解。這是敘事倫理的典範例子,在考慮個別處境時,信仰給予的人性是一種與上帝和別人的關係,是一種他向、外向的生命質素(德性)。一個願意如基督一樣為別人緣故而放棄他/她所有的自由的人,他/她才是一個真真正正自由的人。而一個只顧自己,而不理別人不理上帝的人,他/她只會在無休止的慾望下生活而最後被慾望所困。
所以,敘事倫理讓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不是孤島,而是社群,是有形的群體,是除我以外有別人的一個生命,我與他者是相依相賴的。唯有我們常常考慮到在我們之外的他者,我們才可能產生謙卑和和平的心,勇敢地參與及承擔生活。
舉一反三,敘事倫理對墮胎、祭祖、同性戀等問題都是一個值得參考和深思的方向,希望推介這本小書,讓你有多一個視界來看倫理生活,也讓我們可以看看香港基督教界的一些新思維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