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書籍推介:open sources 2.0 (六之五)

◎ 書名:open sources 2.0
◎ 副題:The Continuing Evolution
◎ 編者:Chris DiBona, Danese Cooper & Mark Stone
◎ 出版日期:October 2005
◎ 出版社:O'Reilly Media
◎ 售價:$29.95 USD

上四期為這本書的首三個部分作了簡介,今期會討論書的第四部分。這個部分的文章,有三篇介紹網路協同作業理論、三篇是電腦本科以外或網路以外的協同作業例子、還有三篇是網上協同作業的例子。

先討論第十五、十六和廿二章三篇理論文章。第十五章的作者是 Linux Journal 的資深編輯 Doc Searls。他觸類旁通,引用了 NEA 原則、笨蛋網絡、量化聲譽 Whuffie、時間層次和建築設計等理論去解釋開放源碼的原理。不過帶出的重心也不過是軟體市場商品化 (Commoditization) 及在商業環境中如何運用封閉和開放的策略。這兩點在第二部分已經有詳細的討論。

第十六章的作者是 O'Reilly Media 的創辦者和企業執行長 Tim O'Reilly。他先引用了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的典範轉移理論,然後帶出軟體市場商品化、透過網絡支援協同作業、用戶生產內容和軟體業服務化等的討論。這些論點跟他在 open source 1.0 一書中所寫的 "Hardware, Software, and Infoware" 那一章和他在 Web 2.0 上的言論相似。

第廿二章討論開放源碼的治理。作者提出以資訊處理演算法的角度,去分析一個組織如何捕捉創意。作者得出了七個的重要的參數,包括如何評估各式各樣由參與者而來的貢獻、評估參與者個人質素和評估貢獻質素之間的張力、跟隨固有做法和追求改變之間的張力、開發的快慢、模組大少對分工的影響、處理失敗和保安的鬆緊。

跟著第十八、十九和廿一章三篇是介紹電腦本科以外或網路以外的協同作業例子。第十八章介紹「開放源碼」的生物工程學。文章先簡介生物工程的歷史,跟著指出現時保守的智慧財產權法規令開發成本上漲,也增加了風險。透過開放智慧財產權和網路協同作業,可以減低成本和風險,也可以加快開發的速度和吸收創意。不過如果生物工程學採用了「開放源碼」策略而快速發展和普及,可能會增加惡意製造新種病毒和生物武器的危險。

第十九章列舉了兩個例子,令讀者明白什麼是浮現性的協同作業 (emergent collaboration)。第一個例子是發生在 1950 年代的電腦語言編譯器企劃 PACT (Project for Advancement of Coding Techniques)。那時在美國的編程人員短缺,不同公司互相爭奪人才,公司之間也沒有合作來減少大家的開發成本。一個 IBM 推銷員 Smith 看到這個情況,就推動了 PACT 企劃,在不同公司中找到合適的人才來參加。在集思廣益之下,企劃的成果推動了整個軟體業的技術發展。

文章的第二個例子卻是在 PACT 企劃之後約五十年的 911 善後工作。世貿中心倒塌之後,留下了一千五百萬噸殘骸需要清理,不過殘骸中包括各種的危險品,清理時也遇上不少從未見過的問題。紐約市政府沒有啟動現有的官僚架構去完成這個工程,卻繼續讓在救災時展示出領導才能的 Holden 和 Burton 先生帶領工作。這兩個例子的相同之處是協同作業的模式是由社群中浮現出來,並不是由管理階層指令而發生的。這個特質跟開放源碼的協同作業有相似之處。

第廿一章討論運動商品及其他行業的創新意念來源多是出自用家跟產品的互動和需要。不過現代企業管理的做法卻是讓公司內部的研究所管理創意。研究所把研究成果變成了產品,也必須透過各種手法大力推銷,去令用家「醒悟」原來自己有這樣特別的需要。把研發者和用家分開其實並無必要,而且也會扼殺創意。創意來自用家的原理跟開放源碼的由社群開發有相同之處。

最後要介紹的三篇是網上協同作業的例子,包括 Groklaw、維基百科(Wikipedia) 和 Slashdot。第十七章的作者是 Groklaw 的創辦人Pamela Jones。她簡單地介紹了 Groklaw 的由來,和它如何成為了SCO vs IBM 一案的民間資料庫。當 Groklaw 變得有名了,Jones 在管理 Groklaw 時就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破壞者。他們可以分為三類,包括煽動者 (Trolls)、間諜 (Spies) 和騎劫者 (Astroturfers)。Groklaw 因為這些破壞者的干擾和其他有關法律的原因,需要採用比一般開放源碼社群封閉的管理模式。

第二十章的作者是 Nupedia 和維基百科的創辨者 Larry Singer。作者先詳細地指出了在媒體中出現有關他的錯誤報導並提出反駁,然後才介紹 Nupedia 和維基百科的歷史。早在 1999 年,維基百科的創辦人 Jimmy Wales 已經有開辦一個開放百科全書的概念,到二千年就成立了一間公司來實現這個想法,而且邀請 Larry Singer 來參與。這個新的網上百科全書取名為 Nupedia,又邀請了不少擁有博士級資歷的志工參與。可惜 Nupedia 的編審程序過分繁複,令參加者卻步。Singer 跟著發現原來 Wiki 系統可能解決這個瓶頸問題,就興高采烈地建議給 Wales 並實行。這個 Wiki 系統開始時,參與者多由 Nupedia 而來,他們了解製作百科全書的要求,為社群的工作文化打好了基礎。Singer 原本的想法是將 Wiki 作為一個集思廣益的園地,而 Nupedia 可以由 Wiki 中提取資料,經過編審成為高質的內容。不過 Nupedia 的顧問團不太接受 Wiki 的開放文化,而且 Wiki 的參加者增多後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令兩者之間的合作不多。網路股票破產後經濟不景,令公司失去了財政上的支持,結果只留下了以 Wiki 為本的維基百科 Wikipedia。

其後,Singer 因為在管理維基百科時跟參加者有好幾次的糾紛而辭職,現在正創辦另一個網上開放百科全書 Citizendium(1)。他在文中也有反省在管理上的過失,自己不懂得社群的特性和不懂得運用綿裡藏針的手法去領導企劃。不過他也指出在維基百科的社群中有反權威的傾向,令維基百科內容的真確性不能加強。

這章共佔三十頁的篇幅,差不多是書中最長的一章,作者仔細地描述了事情的經過和清楚地闡述了各個論點,也令讀者明白網路協同作業中的眾多難題。不過作者把自己詳細的申辯放在文章的前面,就算讀者同情 Singer 本人含冤受屈的景況,也難免令人覺得作者是個斤斤計較的人。

第廿三章是介紹 Slashdot.org 這個開碼開發者時常流連的網站。這個網站本來只是一個由 HTML 組成的個人網站,不過它包含了一個有用網站的列表,而且透過電子郵件接受讀者建議他們愛用的網站,站長們經篩選後會用人手加入列表當中。後來,站長們學會了互動性網站編程和 Linux 建站技術,把網站變成一個分享 Linux 技術的地方,而且可以自動收集和發放用戶的意見。網站自動化後,也要面對煽動者(Trolls)、無名膽小鬼 (Anonymous Cowards) 和網路小白 (Insensitive Clods,在香港可譯作真心膠) 等問題,Slashdot 網站就採用了用戶互相評級的制度。在科倫拜校園 (Columbine) 和 911 事件發生時,這個網站也發生了很有特別的事情,站長們對這兩次的經驗也有不同的反省。

讀完這部分的文章,有一個小小的心得。以上介紹文章展示出一個有趣的對比,有兩篇介紹網路協同作業理論(第十五和十六章)和三篇是電腦本科以外或網路以外的例子的文章對網路協同作業有十分正面的評價。不過在那三篇網上協同作業的實例文章中,每一篇也有指出各式各樣的管理問題。如果讀者能細心思考這些問題,有得到不少啟發。

介紹本書的內容不知不覺就寫了第五篇,下一篇我會對全書作評論,並討論一些引申出來的問題。

本文用創用 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非商業性」授權條款3.0版授權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