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待在玻利維亞的旅館,他和我坐在同一張桌子。談起話來,他的英語流利,但仍保留著濃厚的韓國味。
一位韓國人,準備在玻利維亞開意大利薄餅店。這是一個有趣的薄餅店故事,足以讓人張大嘴巴來享受。
他,發跡於九十年代,在南韓靠做貿易起家,賣的是建築材料。數年後發現中國開放市場,便離鄉別井,到中國掘金。
我對他說,他懂得發人民傷痛的財,當時正是八九民運之後,政府試圖讓人民擁抱大堆鈔票,要他們忘記傷到心底裡的事。他說當時中國大興土木,做建築材料貿易很賺錢,幾年間他已賺了第一桶黃金。
一下子人生衝上雲霄,恰巧遇上金融風暴,將他流放到谷底。但是又如何?
他轉戰越南,想捲土重來。當時,他身上只有一百美元。「But after exchanging the money, I became millionaire. Again.」他又沾沾自喜。
一百元美金兌換過百萬越南盾,雖不是新鮮事,但出自他的口中,是窮人自嘲富貴,樂觀自嘆運滯。坦白說,人生又要再奮鬥一會,樓塌下來,就要重新打地基,做建材的他深明這道理。
其後越南經濟起飛,他乘勢再起,輸剩一百元的人生,幾年後又給他賺回來。
好了,有錢了,卻又覺得累。問自己正在做甚麼。不知道。迷失迷到米蘭,學做薄餅,人生急轉彎一百八十度,完全是自己的選擇。六個月後修畢薄餅証書,就立即跑到倫敦開店。
生意心得是,便宜。
成本便宜,薄餅賣得平宜。那開店的裝修、爐具、餐桌、碗碟怎麼樣?
"Because, I'm, an expert,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那很慢很慢的泡菜英語又突顯了他洋洋得意。
自己動手動腦。裝修,他用最簡約;焗爐,只用磚頭搭成;餐桌碗碟,雙手刨木打造。
身上沾上意大利薄餅學堂的麵粉,自是美食教宗的傳道人,一小時做九十個餅底,懂做六十種口味,他的Pizza在倫敦日賣五百個。一傳十十傳百的生意像搓麵粉般手到拿來,生意越做越有。越有錢,越有名氣,偏偏來個七年之癢,想放手,更想放一個悠長假期。其後生意夥伴收購了他的半邊Pizza股份,他就賺過滿。
然後,一個人走到非洲納米比亞。
住非洲屋,養非洲狗。在納米比亞聘請工人,只需每月一百美元,他請了三個。在私人泳池做完早操,一位工人將咖啡早點奉上;每天在樹林伐木,回家做木匠,另一位工人給他清理木屑現場;沒事幹著,等待日落,和第三位工人說過晚安做個好夢。四十歲後,他就想在這兒安身立命。
言之太過早吧。
一年後,他東山再起,另起爐灶。雄心橫渡大西洋,看準智利開店,卻遇人不淑,約定地點開店,但是臨時聽到地主一句,「We didn't sign the contract。」
最後,來到玻利維亞。
我心裡疑問,這裡餐廳便宜,兩元美金可買大餐。要賣Pizza,恐怕不比其他食物便宜吧?又未至於。
Pizza 最重要的材料是 Mozzarella ,因為玻利維亞出產高山羊奶,所生產的芝士與別不同。
我只能讚嘆,他果然是貿易高手。但想深一層,又覺不對。"But the cheese here is expensive "
他又洋洋得意起來。" Because, I went to Pizza school, in, Italy. "
原來米蘭薄餅學堂所授的還有將奶製成芝士的技術。懂得自製芝士,又是一種減低成本的技倆。
話未畢,他就要離開,說要到政府辦領簽証。也罷,相信下次到訪玻利維亞,我會找到他的薄餅店。
做了四十四年人,遇上順流越向上游,遇上逆流就游到別處河流。為甚麼要為同一河流,而放棄百川?
一句大家都懂說的韓語,Ann Nyeong,意義上是,你好、保重。潛台詞是"you are still alive." 。韓國人對我說這是與韓國的歷史有關。古代韓國曾經歷大大小小的戰亂,人民流離失所,要走的留不下,要死的活不來。可幸現代南北韓戰爭休止,但紛亂世代生活還是迫人。如果在旅途上,遇到一位為人生奔跑的韓國人,請說一聲Ann Nyeon,他會告訴你,他怎樣找到自己的大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