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今年年初的「世界自由調查」中評價以色列為「該地區唯一一個自由國家(Israel remains the region’s only Free country)」,而這個宣稱其實頗耐人尋味。更耐人尋味的是調查將西岸和加沙地帶列為「不自由」,這真是一個巧妙的劃分:仿佛以色列是以色列,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以色列政府治下的就是自由國,巴勒斯坦政府治下的就沒有自由。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要理解,先要簡單理解一下歷史。猶太人在十九世紀末開始倡議「猶太人復國運動(Zionism)」,爭取在「應許之地」上重建一個猶太人國,而這個「應許之地」就是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地區。自提出了復國運動之後,猶太人紛紛在巴勒斯坦一帶購買土地,漸漸與本地的阿拉伯人以至殖民者英國人出現磨擦。雖然在一戰之後得到歐美諸國同意支持在巴勒斯坦一帶建立國家,但國際社會口惠而實不至的那一套,不是今天才有的。終於還是要等到廿多年後、二戰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德國手上,國際社會才真正落實讓猶太人人建國,那就是以色列。
其實當聯合國在1947年決議容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上建國,同時亦通過讓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國,與猶太人分治巴勒斯坦地區,但阿拉伯人拒絕接受。與此同時,以色列附近的所有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則在以色列宣佈建國翌日,一同進攻這個剛成立的國家,要「把猶太人趕入地中海」。然而以色列卻展示出驚人的強韌,不但沒有在圍攻之下亡國,甚至有能力還擊,更佔據了約旦河以西的一大片領土。
而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真正落入以色列手中,則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以強大的空軍力量作主力,出奇不意地攻擊埃及、約旦和敍利亞等國,六日之內獲得全勝,並奪取了三國許多土地,除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還有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後來幾國雖然再次進攻希望奪回土地,卻始終無法成功(埃及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取回部份西奈半島土地,但最後還是要透過與以色列進行和談才於1982年取回所有西奈半島土地)。
在幾次的戰爭中,許多巴勒斯坦人或自願或被迫地逃離以色列落戶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加上本來居住於當地的巴勒斯坦人,加沙和西岸現時分別有約160萬和270萬人居住,絕大部份是阿拉伯族裔的巴勒斯坦人。由於巴勒斯坦人一直希望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不再受以色列的統治,加上阿拉伯諸國希望透過巴勒斯坦抗衡以色列,於是由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及巴勒斯坦解放運動應運而生。爭取獨立的運動以各種的手法開展,有和平的不合作運動如罷工罷課遊行,但恐怖份子式的暴力更受注目,例如電影《慕尼黑》中提到的在慕尼黑奧運會中綁架及殺害以色列運動員事件等,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一直與暴力密不可分。
巴解組織後來先後落腳約旦、黎巴嫰和突尼西亞,經歷了兩次大型軍事清剿之後,元氣大傷,而且對巴勒斯坦的影響力減少,但這情況卻反而催生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加沙和西岸本地的起義出現,這使國際社會倒過來需要巴解組織去處理。於是巴解組織與以色列政府在美國及國際社會的周旋下,於1993年簽下了《奧斯陸協定》,協議內容包括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以色列撤軍、巴勒斯坦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並停止對以色列使用武力等,亦牽涉巴勒斯坦難民、水源、猶太人居住點等問題的解決方法。
《奧斯陸協定》曾被視為以巴平和平的曙光,主事者拉賓和阿拉法特也因此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然而以哈瑪斯為首的反對和談的派別,一直不同意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權,於是在和談之後,發動了大量的自殺式炸彈襲擊,使以色列人無法相信和談可以帶來和平;另一方面,以色列內部的鷹派也抗拒和談,右翼分子行弒了當時的總理拉賓。於是雙方和談的努力,就在此情況之下盡付流水。
而在2006年,哈瑪斯在加沙地帶選舉中及戰爭中擊敗了法塔赫,得到加沙地帶的管治權,從此以色列、加沙和西岸分別成為三種不同的管治狀態。加沙地帶由哈瑪斯管治,而被以色面封鎖,包括人和物資要由以方進出加沙均極不容易,以色列軍隊亦控制了加沙以出領海,只有漁民可以在近岸捕魚,其他船隻不能靠近。2010年以色列襲擊了一艘開往加沙的土耳其救援船,造成9名土耳其人死亡 ,使兩個陷入外交冷戰;直至今年在奧巴馬斡旋之,以色列向土耳道歉,兩國方解除冷戰狀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