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革40周年要求反思申請三千多宗

轉自 Soho 小報

今年適逢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

自去年十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以來,社會各界申請紀念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的活動,有三千三百多宗,僅本屆“兩會”,政協委員的提案就有四十六件,人大代表的提案有三十二件。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多宗。

萬里王光英錢偉長等人的建議

二00五年十月,萬里寫信給中共中央,建議: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期間,舉辦包括各界團體高規格反思紀念大會,以“反思文革、珍惜今天、展望未來”為主題。當時,中共中央並沒有否定該項建議。

二00五年十二月下旬,王光英、孫起孟、雷潔瓊、吳階平、孫孚淩、經叔平、錢偉長等已離休知名人士連署,提出四點建議:(一)舉辦文化大革命反思座 談會;(二)在全國有代表性的地方建立文化大革命反思紀念館、紀念碑;(三)整理並公佈文化大革命歷史;(四)本著求實態度,就毛澤東一生政治功過重新評 價。

彭沖楊白冰的建議

二00六年一月中旬,彭沖、鄭天翔、楊白冰、王漢斌、彭佩雲、洪學智等向中央政治局提出:召開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反思座談會;公開放映文化大革命有關紀錄片;在北京、上海、武漢、瀋陽、長沙等地建立文化大革命紀念館。
曾慶紅:中央怕搞偏了,影響大局

二00六年二月初,十二名部級幹部,在中央書記處召開的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舉辦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反思座談會。當時,曾慶紅表示:中央收到各方來信, 要求基本較一致,也較強烈。現在要考慮的是會不會搞偏了,影響大局;再有一個難題,是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很棘手,所以中央的意見,還是不搞反思、紀念活動。

民主黨派和知識界要求建立文革紀念館

三月初,人大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政協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啓德等,給全國政協寫信,提出:在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期間,搞圖片教育反思展覽會,各民主黨派展開籌款興建文化大革命紀念館。

賈慶林對民主黨派打招呼,說:中央已決定不搞任何有關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活動,也不考慮興建紀念文化大革命的館、碑,讓這一段國家、民族沉重的歷史傷痕消逝。

三月“兩會”期間,來自文化、藝術、教育、科研界一百五十五名政協委員、九名政協常委連署提案:興建文化大革命紀念館;把文化大革命史列入高中、大學政治教科書;召開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反思紀念會議。

八十五名著教育工作者、已離退休教授,連署致信中共中央、國務院、人大常委會,要求:興建文化大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該連署中包括:前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南開大學校長、副校長。

當局下令扼殺反思文革的要求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中組部、中宣部、新聞辦、公安部,都下達統一口徑的指令:各級黨政機構,不舉辦紀念文革活動;各單位、企業、團體,不宜舉辦各 類紀念、反思文革活動;要做工作勸阻民間有關文革活動。又強調:要警惕國內敵對分子、境外敵對勢力借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期間進行煽動性政治活動,製造社會 混亂。

中宣部、新聞辦已下達指令:要求電視、電臺、報刊,把好審查關,防止發生政治性事件;又強調,要堅持主旋律,聚精匯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主調。官方將隆重舉行中共誕辰八十五周年、紅軍長征七十周年、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四十周年等大型活動。

民間反思活動照搞不誤

據新華社《內參》報導:北京、上海、西安、重慶等地,每逢文革的“五周年”、“十周年”,都有民間、社團舉辦反思活動,而且就文革後遺症、流毒,展開深入討論。該報導稱:“在黨校深造的研究生,對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有濃厚的興趣,列作研究課題”。

據知,在天津、黑龍江、浙江、陝西、四川、湖南等地民間已建立了有關文革的紀念館、室,僅四川、陝西、浙江等省,就有文革紀念碑三十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