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藝術家「書」

香港藝術家「書」

香港藝術家「書」

原文刊於《文匯報》 [2008-11-02]

這個題目也許有點古怪。藝術家向來都會出書,尤其配合展覽,藉出版書藉記錄作品,即所謂展覽畫冊。畫冊內容一般都以作品圖錄為主,配合一兩篇名家、評家文章贊揚作品,始終畫多於字,算不上一本書。 除商業因素(如畫廊出版)外的畫冊,筆者所知每年不出一二本,多數是自資或藝發局資助的畫冊,可見畫冊明銷路不算好。不過自從白雙全的個人畫冊《單身看》(2005)出版後,我發現有公司想出版和發行關於藝術家創作的書。

白雙全的《單身看》給我的印象深刻,因為它是少數由出版商邀請出版,且銷量不錯,亦是小數由藝術家、編輯與設計師真切合作的成果。過去自資或受資助出版的畫冊,多數都缺乏專業設計師負責,藝術家親自操刀,除了作品圖片,一兩篇讚譽的文章,其實沒有多少吸引力,純屬業內讀本。這些藝術家出版物滿足了藝術家心願後,多作私人贈閱,普遍都銷路不佳。藝術家和書商總歸究香港沒有市場,我看反是設計和內容定位所致。藝術家的設計總不及設計師的,難在書店架上與其他美術書爭艷。劉小康和黃炳培等設計師的個人藝術作品集,則設計成作品本身,美麗的設計,自然夠吸引讀者收藏與翻閱。真正的藝術觀眾看作品圖片之餘,亦會想多了解作品和藝術家。畫冊記錄作品為主,要展現藝術家思想和經歷,文字部分依然不可少。我近日買了畫家韓志勳生平自述的《殖民地的現代藝術》,才想起近年有幾本藝術家的個人專集中,文字部分特多,側面書寫了香港藝術史的片段。比方蔡仞姿的《又‧物聚》中,把自己個人經歷與香港藝術史並置,在藝術館作個展的王無邪,在《東西問道》則以當時人身份寫出他看見的香港藝術史。這些專集的文字可以獨立成書,字裡行間以個人經歷記錄了香港藝術歷史,亦體現他們當時的藝壇角色。以往有書以集體訪問展現一個藝術時代或族群,如《他人的故事》和《自主的族群》,後來Para/Site曾以研究計劃(2002-2006)為幾位香港資深藝人出半回顧專書,文字內容和史料特多,到現在的半自述式專集,可能是口述到微觀歷史學的編輯潮流的轉向。

藝術家出書可以只為使命,使出版商總得有收支平均這底線。如果只以美麗的作品圖錄作賣點,香港藝術家的畫集還有太多競爭對手。雖然現今大眾對藝術的接受情度開放多了,但真正會為深入認識藝術而買書的,還是只有特定的觀眾層。隨著美術教育不斷改變,同學需要更多香港藝術資料做功課。因為西九,因為拍賣,也因為藝術介入社會事件,媒體亦始開注意本地藝術,以便抓新聞抓觀點。《走讀藝術》以藝術家和工作室照片與文字來記錄近年藝術家進駐工廈的現象,分中英二冊,各售數百元,似乎就是鎖定某觀眾層為主要讀者。新形式新內容能否成功,還得讓時間來驗證。